《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 揭傒斯

元代   揭傒斯
娟娟临古戍,晃晃辞烟树。
寒通云梦深,白映苍祠莫。
胡床看逾近,楚酒愁难驻。
雁背欲成霜,林梢初泫露。
故人明夜泊,相望定何处?且照东湖归,行送归舟去。
分类:

作者简介(揭傒斯)

揭傒斯头像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揭傒斯 翻译、赏析和诗意

《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是元代揭傒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娟娟临古戍,晃晃辞烟树。
寒通云梦深,白映苍祠莫。
胡床看逾近,楚酒愁难驻。
雁背欲成霜,林梢初泫露。
故人明夜泊,相望定何处?
且照东湖归,行送归舟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南楼赋诗送别李九时毅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情感表达和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南楼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展示了离别时的复杂情绪。下面对诗中的几个要点进行赏析:

1. "娟娟临古戍,晃晃辞烟树":娟娟,形容月光明亮。临古戍,指站在古代的城楼上。晃晃辞烟树,描述月光在烟树间闪烁。这两句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光和楼上的离别场景。

2. "寒通云梦深,白映苍祠莫":寒通云梦深,形容夜晚寒冷,云雾弥漫,梦幻般的景象。白映苍祠莫,指月光照耀下的苍老祠庙。这两句通过描绘夜晚的冷寂和苍凉的祠庙,增加了离别时的忧伤氛围。

3. "胡床看逾近,楚酒愁难驻":胡床看逾近,指在胡床上眺望远方。楚酒愁难驻,表示喝楚国的酒,但忧愁难以消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离别的痛楚。

4. "雁背欲成霜,林梢初泫露":雁背欲成霜,指天气变冷,雁群即将南飞。林梢初泫露,描述树林尖端初露的露水。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预示着离别的临近。

5. "故人明夜泊,相望定何处?且照东湖归,行送归舟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重逢的期盼。诗人期待着故人在明夜停船,但不确定具体位置。诗人决定先照亮东湖的归路,然后送别归舟。这种离别与重逢的情感交织,展示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情感和描绘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之情。诗中运用了富有意境的描写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凸显了离别时的忧伤和无奈。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沉静和思索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揭傒斯 拼音读音参考

zhòng jiàn lǐ jiǔ shí yì fù dé nán lóu yuè
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

juān juān lín gǔ shù, huàng huǎng cí yān shù.
娟娟临古戍,晃晃辞烟树。
hán tōng yún mèng shēn, bái yìng cāng cí mò.
寒通云梦深,白映苍祠莫。
hú chuáng kàn yú jìn, chǔ jiǔ chóu nán zhù.
胡床看逾近,楚酒愁难驻。
yàn bèi yù chéng shuāng, lín shāo chū xuàn lù.
雁背欲成霜,林梢初泫露。
gù rén míng yè pō, xiāng wàng dìng hé chǔ? qiě zhào dōng hú guī, xíng sòng guī zhōu qù.
故人明夜泊,相望定何处?且照东湖归,行送归舟去。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专题为您介绍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古诗,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揭傒斯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揭傒斯著名诗词

《秋雁》 《画鸭》 《夏五月武昌舟中触目》 《衡山县晓渡》 《曹将军下槽马图》 《寄题冯掾东皋园亭》 《和欧阳南阳月夜思》 《送詹尊师归庐山》 《黄尊师高轩观鹅因留宿》 《自盱之临川早发》 《高邮城》 《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

您也许还喜欢

《高邮城》揭傒斯 《自盱之临川早发》揭傒斯 《黄尊师高轩观鹅因留宿》揭傒斯 《送詹尊师归庐山》揭傒斯 《和欧阳南阳月夜思》揭傒斯 《寄题冯掾东皋园亭》揭傒斯 《曹将军下槽马图》揭傒斯 《衡山县晓渡》揭傒斯 《殿前欢·月如牙》景元启 《天净沙·画楼徙倚栏杆》李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