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饮山亭感旧》 刘因

元代   刘因
种花人去花应道。
花枝正好人先老。
一笑问花枝。
花枝得几时。
人生行乐耳。
今古都如此。
急欲醉莓苔。
前村酒未来。
分类: 菩萨蛮

作者简介(刘因)

刘因头像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菩萨蛮 饮山亭感旧》刘因 翻译、赏析和诗意

《菩萨蛮 饮山亭感旧》是元代作家刘因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种花人去花应道。
花枝正好人先老。
一笑问花枝。
花枝得几时。
人生行乐耳。
今古都如此。
急欲醉莓苔。
前村酒未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人生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描述花开花谢的过程,作者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人们对于时光的感叹和追求快乐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花开花谢为象征,将人生的短暂与花朵的生命进行了对比。种花人离开后,花朵依然开放,但花朵的美丽只是瞬间,人却已经老去。诗中的一笑问花枝表达了对花朵美丽存在时间的质问,花朵的美丽和存在是短暂的,而人生的乐趣也是如此。作者通过对花开花谢的描绘,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

诗的最后两句“急欲醉莓苔,前村酒未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快乐和享受的渴望。莓苔是莓草的花朵,作者渴望在花开之前,就像莓苔一样陶醉于现实生活之中。前村酒未来指的是等待在前方的村庄中的酒,表示作者对未知未来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短暂和时光流逝的主题,通过花朵的生命和人生的对比,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珍惜当下的重要性。同时,诗中透露出对快乐和美好的追求,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菩萨蛮 饮山亭感旧》刘因 拼音读音参考

pú sà mán yǐn shān tíng gǎn jiù
菩萨蛮 饮山亭感旧

zhòng huā rén qù huā yīng dào.
种花人去花应道。
huā zhī zhèng hǎo rén xiān lǎo.
花枝正好人先老。
yī xiào wèn huā zhī.
一笑问花枝。
huā zhī dé jǐ shí.
花枝得几时。
rén shēng xíng lè ěr.
人生行乐耳。
jīn gǔ dū rú cǐ.
今古都如此。
jí yù zuì méi tái.
急欲醉莓苔。
qián cūn jiǔ wèi lái.
前村酒未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菩萨蛮 饮山亭感旧》刘因专题为您介绍《菩萨蛮 饮山亭感旧》刘因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刘因著名诗词

《山家》 《观梅有感》 《白沟》 《秋莲》 《宋理宗南楼风月横披(二首选—)》 《饮山亭雨后》 《菩萨蛮 饮山亭感旧》 《木兰花·锦云十里川妃供》 《木兰花·西山不似庞公傲》 《木兰花·未开常探花开未》 《水调歌头 同诸公饮王丈利夫饮山亭,索赋长》 《念奴娇 饮山亭月夕》

您也许还喜欢

《摸鱼儿 次韵庐疏齐宪使题岁寒亭 此首下原附》程文海 《木兰花慢 寿胡涧泉》程文海 《临江仙 饯拜都御史》程文海 《满江红 送陈正义绣使将指江闽》程文海 《摸鱼儿 次韵谢张古愚》程文海 《木兰花慢 寿中齐三月廿七日》程文海 《临江仙 寿尹留守》程文海 《沁园春 寿节秋谷平章十一月朔》程文海 《临江仙 寿崔中丞四月十日》程文海 《沁园春 五峰大卿示所和绣江参议沁园春词,》程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