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裴处士》 韦应物

唐代   韦应物
遗民爱精舍,乘犊入青山。
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
礼贤方化俗,闻风自款关。
况子逸群士,栖息蓬蒿间。
分类:

作者简介(韦应物)

韦应物头像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答裴处士》韦应物 翻译、赏析和诗意

《答裴处士》
韦应物

遗民爱精舍,乘犊入青山。
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
礼贤方化俗,闻风自款关。
况子逸群士,栖息蓬蒿间。

译文:

放弃尘世的人热爱这精舍,
骑着犊子进入青山。
来到遥远的高阳里,
没有遇到尘世的名流。

以礼义感化那愚昧的人们,
听到风中传来他们的叹息。
何况那些优秀的人们,
隐居在茅草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的一首律诗,表达了对遗民生活的赞美与向往。诗人以简练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遗民离开尘世,选择隐居在精舍、山野的生活,对他们心怀钦慕之情。

诗的前两句“遗民爱精舍,乘犊入青山。”以直接的方式表达了遗民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形象地描绘了他们驾着牛犊进入山野的场景。

接下来的两句“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表达了诗人在高阳里找不到尘世的知名人士。这里的“白衣”指代了尘世名流。

最后两句“礼贤方化俗,闻风自款关。况子逸群士,栖息蓬蒿间。”传达了诗人对遗民的赞赏之情。他们以礼义感化着那些愚昧的人们,即便只是听到他们的声音,也能心生敬仰。诗人认为隐居在茅草间的优秀人士,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栖息之地。

整首诗以简约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遗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通过对遗民的描述和表扬,表达了对高尚气质和隐士精神的推崇。诗中还蕴含着一种反思,暗示了尘世的名利并非人生的唯一追求,而是在遗世独立的精神境界中寻求自由与宁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答裴处士》韦应物 拼音读音参考

dá péi chǔ shì
答裴处士

yí mín ài jīng shè, chéng dú rù qīng shān.
遗民爱精舍,乘犊入青山。
lái shǔ gāo yáng lǐ, bù yù bái yī hái.
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
lǐ xián fāng huà sú, wén fēng zì kuǎn guān.
礼贤方化俗,闻风自款关。
kuàng zi yì qún shì, qī xī péng hāo jiān.
况子逸群士,栖息蓬蒿间。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答裴处士》专题为您介绍答裴处士古诗,答裴处士韦应物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韦应物著名诗词

《滁州西涧》 《闻雁》 《秋夜寄邱员外/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寄李儋元锡》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简卢陟》 《赋得暮雨送李胄/赋得暮雨送李曹》 《寄全椒山中道士》 《调笑令·胡马》 《观田家》 《夏花明》 《东郊》

您也许还喜欢

《答杨奉礼》韦应物 《答端》韦应物 《答僴奴、重阳二甥(僴奴赵氏甥伉,重阳崔氏甥播)》韦应物 《答重阳》韦应物 《酬刘侍郎使君(刘太真)》韦应物 《答令狐侍郎(令狐峘)》韦应物 《酬张协律》韦应物 《答秦十四校书(秦系)》韦应物 《答宾》韦应物 《答郑骑曹青橘绝句(一作故人重九日求橘书中戏赠)》韦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