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涤山》 陈宗古

宋代   陈宗古
洞天三十六,奇邃此无俦。
笙鹤有时下,神仙何处游。
岩花自照水,谷鸟不啼秋。
尽日松阴底,闲听寒涧流。
分类:

《游大涤山》陈宗古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游大涤山》是宋代诗人陈宗古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洞天三十六,奇邃此无俦。
笙鹤有时下,神仙何处游。
岩花自照水,谷鸟不啼秋。
尽日松阴底,闲听寒涧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陈宗古游玩大涤山的景象。大涤山是一个神奇而幽深的洞天福地,有三十六个洞天,其中的景色非常奇特而壮丽。在这里,笙箫的声音和仙鹤的身影时而出现,而神仙们则在何处漫游呢?岩石上的花朵在水中映照,山谷中的鸟儿在秋天不再鸣唱。整日里,人们坐在松树的阴影下,静静地聆听着寒涧中的流水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大涤山的壮丽景色和宁静祥和的氛围。诗人通过运用形象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大涤山的美景之中。洞天福地的奇异和幽深给人以神秘感,仙鹤和笙箫的出现更增添了一丝超凡的气息。而岩花自照水、谷鸟不啼秋等描写则表达了大涤山的宁静和与世无争的意境。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主,着重表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宁静。诗人通过松树的阴影和寒涧中的流水声,营造出一种宜人的环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的氛围。诗中所描绘的大涤山,既是实际的山水景观,也具有一种超越尘俗的意境,让人们可以在其中寻找到精神的净化和安宁的归属感。

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与和谐的追求。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诗人呈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舒适的情感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游大涤山》陈宗古 拼音读音参考

yóu dà dí shān
游大涤山

dòng tiān sān shí liù, qí suì cǐ wú chóu.
洞天三十六,奇邃此无俦。
shēng hè yǒu shí xià, shén xiān hé chǔ yóu.
笙鹤有时下,神仙何处游。
yán huā zì zhào shuǐ, gǔ niǎo bù tí qiū.
岩花自照水,谷鸟不啼秋。
jǐn rì sōng yīn dǐ, xián tīng hán jiàn liú.
尽日松阴底,闲听寒涧流。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游大涤山》专题为您介绍游大涤山古诗,游大涤山陈宗古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陈宗古著名诗词

《游洞霄》 《游大涤山》

您也许还喜欢

《游洞霄》陈宗古 《句》陈宗礼 《题虞帝庙》陈宗礼 《偕彭雅林游翠即席求和》陈宗礼 《玉岩》陈宗礼 《玉岩》陈宗礼 《紫霄观》陈宗礼 《澹山岩》陈宗礼 《石仙观》陈宗礼 《晓行》陈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