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浮屠》 顾禧

宋代   顾禧
浮屠百尺绝花尘,一望霜林暮色匀。
啸傲自然能远俗,步趋何必不随人。
参军帽落嘲谁解,□□□残草作茵。
却羡东篱陶处士,菊花犹插碧纱巾。
分类: 九日

《九日登浮屠》顾禧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九日登浮屠》是宋代顾禧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浮屠高达百尺,绝迹于花尘之上,
望去,霜林中的暮色均匀无比。
啸傲自然能远离尘俗,
行走之间,何必不随众人。
倒下的军帽嘲笑着谁的解放,
残草凋零,成为茵蔓。
而我却羡慕东篱的陶处士,
他依然插着菊花,犹如碧纱巾。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登上高耸的浮屠,远离尘世纷扰的景象。浮屠高达百尺,与世隔绝,花尘不能触及。望去,霜林中的暮色平静而均匀,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诗人表达了自己超然的心态,啸傲自然,能够远离尘俗的纷扰,行走之间不拘泥于世俗的礼教,无需顾忌他人的眼光和评论。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比了自己和东篱的陶处士。他看到了一顶倒下的军帽,这是对战乱时期的讽刺,嘲笑着谁能真正解放人民。而残草凋零,成为茵蔓,象征着世事变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然而,诗人却羡慕东篱的陶处士,他依然能够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独立和纯净,插着菊花,宛如佩戴一条碧纱巾,展现出高尚的品格和自在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浮屠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追求超然境界的向往。浮屠高耸入云,绝尘而立,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追求和远离尘世的愿望。霜林暮色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均匀的景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受。

诗人表现出一种自由、不羁的态度,他啸傲自然,追求真实的自我,不愿受制于世俗的束缚。他认为没有必要刻意追随他人,而是应该保持自己独特的风采和行动方式。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对纷扰世事的思考。他看到了倒下的军帽,这象征着战乱和动荡的社会,嘲笑着谁能真正解放人民。残草凋零,茵蔓荒芜,表达了世事变幻、生命无常的主题。然而,诗人却羡慕东篱的陶处士,他插着菊花犹如佩戴一条碧纱巾,展现出高洁和自由的品格。这种对纯净和自在境界的向往,成为诗人内心追求的目标。

整首诗词通过对浮屠、自然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疲倦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的心态,嘲讽战乱和世俗的束缚,同时对纯净和高洁的品质表示羡慕。整首诗词给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和内心平静的感受,展现了诗人的独立思考和追求真实自我的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九日登浮屠》顾禧 拼音读音参考

jiǔ rì dēng fú tú
九日登浮屠

fú tú bǎi chǐ jué huā chén, yī wàng shuāng lín mù sè yún.
浮屠百尺绝花尘,一望霜林暮色匀。
xiào ào zì rán néng yuǎn sú, bù qū hé bì bù suí rén.
啸傲自然能远俗,步趋何必不随人。
cān jūn mào luò cháo shuí jiě, cán cǎo zuò yīn.
参军帽落嘲谁解,□□□残草作茵。
què xiàn dōng lí táo chǔ shì, jú huā yóu chā bì shā jīn.
却羡东篱陶处士,菊花犹插碧纱巾。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九日登浮屠》顾禧专题为您介绍《九日登浮屠》顾禧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顾禧著名诗词

《林庇民保以诗见赠次韵奉答》 《九日吴山》 《寄怀阎安中》 《泊太湖寄内》 《赠谭子钦惟寅》 《送任文荐归闽》 《偶作》 《偶作》 《九日登浮屠》 《海棠秋》 《野眺》 《野眺》

您也许还喜欢

《偶作》顾禧 《偶作》顾禧 《送任文荐归闽》顾禧 《赠谭子钦惟寅》顾禧 《泊太湖寄内》顾禧 《寄怀阎安中》顾禧 《九日吴山》顾禧 《林庇民保以诗见赠次韵奉答》顾禧 《凫鹥亭》关景仁 《赠小苏》关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