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挽歌》 岑参

唐代   岑参
幽山悲旧桂,长坂怆馀兰。
地底孤灯冷,泉中一镜寒。
铭旌门客送,骑吹路人看。
漫作琉璃碗,淮王误合丹。
分类:

作者简介(岑参)

岑参头像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成王挽歌》岑参 翻译、赏析和诗意

《成王挽歌》诗词的中文译文:
幽山悲旧桂,
深山中的古老桂树悲伤,
长坂怆馀兰。
在长坂上的余香兰草也是悲伤的。
地底孤灯冷,
地下的孤灯独自寒冷,
泉中一镜寒。
泉水中的一面镜子也冰冷。

铭旌门客送,
铭旌的门客送别,
骑吹路人看。
骑马吹箫的路人看着。
漫作琉璃碗,
聚在一起像琉璃碗。
淮王误合丹。
淮王把红珊瑚误认为丹砂。

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景色凄美、伤感的场景。幽山中的悲伤的桂树和长坂上的悲伤的兰草,以及地下的孤灯和泉水中的冷镜子,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凄凉。同时,诗中还包含了一些象征和隐喻的意象,如铭旌门客送别代表离别的痛苦,骑吹路人则可能象征过往的友谊和顺境。最后,诗中提到的淮王误合丹,可能是诗人讽刺权贵误判美好事物的错误和愚昧。

赏析:
《成王挽歌》是岑参以清丽的笔调写下的一首悲凉之作,通过具象生动的描写,令人感受到诗歌中流露出的伤感情绪。诗中的桂树、兰草、孤灯和冷镜子等形象都给人以凋零、孤单的感觉。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这些景物与诗中所暗喻的离别、辽阔的山川、寂静的夜晚和凄凉的心境相融合,给人一种凄清、孤独的美感。整首诗流畅有力,用词生动准确,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受。同时,诗中的象征意义也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韵味,使得整首诗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成王挽歌》岑参 拼音读音参考

chéng wáng wǎn gē
成王挽歌

yōu shān bēi jiù guì, cháng bǎn chuàng yú lán.
幽山悲旧桂,长坂怆馀兰。
dì dǐ gū dēng lěng, quán zhōng yī jìng hán.
地底孤灯冷,泉中一镜寒。
míng jīng mén kè sòng, qí chuī lù rén kàn.
铭旌门客送,骑吹路人看。
màn zuò liú lí wǎn, huái wáng wù hé dān.
漫作琉璃碗,淮王误合丹。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成王挽歌》专题为您介绍成王挽歌古诗,成王挽歌岑参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岑参著名诗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逢入京使》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戏问花门酒家翁》 《碛中作》 《山房春事二首》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送人赴安西》 《胡歌》

您也许还喜欢

《苗侍中挽歌二首》岑参 《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岑参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岑参 《故河南尹岐国公赠工部尚书苏公挽歌二首》岑参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岑参 《西河郡太原守张夫人挽歌》岑参 《南溪别业》岑参 《长门怨》岑参 《岁暮碛外寄元撝》岑参 《寄宇文判官》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