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奏》 岑参

唐代   岑参
送客飞鸟外,城头楼最高。
樽前遇风雨,窗里动波涛。
谒帝向金殿,随身唯宝刀。
相思灞陵月,只有梦偏劳。
分类:

作者简介(岑参)

岑参头像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奏》岑参 翻译、赏析和诗意

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奏

送客飞鸟外,城头楼最高。
樽前遇风雨,窗里动波涛。
谒帝向金殿,随身唯宝刀。
相思灞陵月,只有梦偏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岑参在唐代末年写的送别诗,诗人以陕州月城楼为背景,描绘了辛判官离开陕州前往京城的情景。诗中以城头楼为最高处,喻意判官离开后的地位与身份将更高。诗人表达了对判官的送别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辛判官的羡慕和嫉妒。

诗中描绘了送客的场景,诗人和辛判官在饮酒之前遇上了突然的风雨,同时诗人也通过室内窗户传入的波涛声音描绘了外面的暴风雨。这种突如其来的风雨暗示了他们未来可能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接下来,诗人写到辛判官前往京城向皇帝进谒的情景,判官随身携带的只有一把宝刀,象征着其身份和责任。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判官的称赞和敬仰,同时也揭示了自身对判官升官发财的羡慕。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判官离开的相思之情。他用“灞陵月”来比喻自己与判官相思的心情,因为灞陵月是陕州的月亮,隔着千里,只能在梦里相见,这给人以遥远之感。诗人通过点明自己对于判官的思念,也像是在自嘲自己不像判官那样能够成功,只能通过梦境来满足对于判官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陕州月城楼为背景,通过描绘送客的场景和表达对判官的羡慕和思念,既展示了诗人对判官的送别之情,也抒发了自身对于判官成功的渴望和无奈。整首诗用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景物描写和心情交融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奏》岑参 拼音读音参考

shǎn zhōu yuè chéng lóu sòng xīn pàn guān rù zòu
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奏

sòng kè fēi niǎo wài, chéng tóu lóu zuì gāo.
送客飞鸟外,城头楼最高。
zūn qián yù fēng yǔ, chuāng lǐ dòng bō tāo.
樽前遇风雨,窗里动波涛。
yè dì xiàng jīn diàn, suí shēn wéi bǎo dāo.
谒帝向金殿,随身唯宝刀。
xiāng sī bà líng yuè, zhǐ yǒu mèng piān láo.
相思灞陵月,只有梦偏劳。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奏》专题为您介绍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奏古诗,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奏岑参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岑参著名诗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逢入京使》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戏问花门酒家翁》 《碛中作》 《山房春事二首》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送人赴安西》 《胡歌》

您也许还喜欢

《送王七录事赴虢州》岑参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岑参 《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岑参 《送崔主簿赴夏阳》岑参 《送梁判官归女几旧庐》岑参 《送怀州吴别驾》岑参 《送人归江宁》岑参 《送襄州任别驾》岑参 《送李司谏归京(得长字)》岑参 《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呈李兵部》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