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目的诗词(1258首)

541 《道上有感》 宋·吕祖俭

群书乱插架,荏苒忽忘年。
归来谁谓必,拂拭复茫然。
圣远道难继,事变如山连。
寒夜煨芋栗,炎天浮藕莲。

542 《哭祥兴帝二首》 宋·马南宝

翔龙宫殿已蓬飘,此日伤心万国朝。
目击崖门天地改,寸心难与海潮消。

543 《游洞霄纪实》 宋·马元演

甲寅良月初,为拜帅垣檄。
遍走三荡所,村落怪荒寂。
人谓白升里,杭邑才咫尺。
杭有洞霄宫,神仙其窟宅。

544 《题万壑风烟亭百韵》 宋·彭郁

风在不周山空阙,底事问烟访两浙。
烟生庐阜香炉峰,孰使随风至吴越。
风乎与烟相得外,还有风雷千雨雪。
烟兮与风相好余,仍有烟波及霞月。

545 《二双莲》 宋·钱闻诗

气和高厚格,珍符开地脉。
匪禾匪禽鱼,连枝比目翮。
要先净客呈,双双满阡陌。
今秋合穟禾,来春两岐麦。

546 《青紫峰亭》 宋·钱益

壮岁事远游,衰龄守乡井。
閒看旧游地,偶陟黄旗岭。
因登青紫峰,双目肆遐骋。
孤亭倚山巅,当午风日冷。
凭栏飞鸟外,振衣白云顶。
胜景洗无边,此意君能领。

547 《题圣果寺介亭诗》 宋·丘濬

金商肃肃淬龙渊,白晓挥开东北天。
天孙引下翡翠烟,层层堆列参井边。
便於裸壤蟠危巅,城雉岧峣暗接连。
地祇欲誇融结权,藓花斸破蛰虫迁。

548 《游黄山》 宋·石应孙

山川形胜雄江东,九华辉映天都峰。
传闻早已汤胸臆,恨不插翼长相从。
朅来随牒官秋浦,城郭奔驰厌尘土。
絜家捧檄过临城,偷闲两作烟霞主。

549 《五台山和韵》 宋·史监

群峰历尽到巅峦,极目清凉境界宽。
山入雁门真设险,地藏佛国即长安。
雨来绝涧自成响,云渡远溪时作团。
花落经台钟梵寂,袈裟香霭翠云蟠。

550 《岩豅寺》 宋·释道常

女娲补天天不疏,精卫填海海欲枯。
留余乱石龙下蛰,结兹古洞神中刳。
三冬温温等氈帐,六月凛凛同冰壶。
致身岩壑真胜地,寓目尘寰皆畏途。

551 《偈颂一百零一首》 宋·释慧性

指天指地,有甚巴鼻。
目顾四方,不知失利。
累及后代儿孙,以此递相钝置。

552 《偈颂二十一首》 宋·释坚璧

树凋叶落,体露金风。
尧眉八字,舜目重瞳。
机如制电者,难寻踪迹。
只惟磉盘者,蓦地相逢。
翻地揭天休作解,新罗元在海门东。

553 《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如珙

问你地藏知不知,下头注脚万千千。
算沙入海徒疲倦,不若教他了目前。

554 《邺公菴歌》 宋·释云知

呼猿涧西藏石筍,丹桂苍松达鹫岭。
几年陈迹绝纤埃,一旦佳名出清景。
山家时喜来五马,相携款曲空岩下。
遂许诛茅结小菴,异日功成伴潇洒。

555 《诫酒肉慈慧法门》 宋·释遵式

南无佛法僧,大慈三宝海。
我念欲依教,普劝诸众生。
莫杀莫食肉,同蕴仁慈行。
无病保长龄,未来成佛道。

556 《荐福塔聊句》 宋·苏舜元

踊甓皇都壮,盘基紫宙雄。
山河供远目,檐户发高风。
梯险三休上,轮开一气中。
门当谷子午。

557 《上方》 宋·唐皞

佛龛经阁等岩{上山下敖},地在高中此最高,日出西楹浮宝气,云开百里见秋毫。
登临暂得心机静,徙倚翻嫌目力劳。
况是雄飞先上者,强挥吟笔继诗豪。

558 《碧落洞》 宋·唐介

余生本孤拙,所志在云石。
薄宦偶缠锁,未遂林泉适。
迩来备台选,幸一当言责。
狂愚抵罪辜,遽从遐徼谪。

559 《华亭十咏·吴王猎场》 宋·唐询

昔在全吴日,从禽耀甲戈。
百车尝载羽,一目旧张罗。
地变柔桑在,原荒蔓草多,思人无复见,落日下山坡。

560 《游南山》 宋·汪任

浈阳富佳致,无以过南山。
山高雄地理,万丈亲云端。
攀援临绝顶,气象非尘寰。
神存古庙貌,台敞旧轩栏。

* 关于地目的诗词 描写地目的诗词 带有地目的诗词 包含地目的古诗词(1258首)

关于地目的诗句

山河大地目前机 地僻伤极目 地僻伤极目 目如愁胡视天地 虽知明目地 地必寻天目 举目无平地 举目无平地 相怜极目无疆地 极目冻云垂地 为伊特地青目 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