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尘度的诗词(1217首)

621 《浮梁金鳌山》 宋·艾可叔

鳌骨分明露浅洲,登临几度泛虚舟。
人生天地蜉蝣寄,世事江河日夜流。
前后朗吟坡老赋,逍遥终羡漆园游。
子真谷口今成趣,不为红尘枉白头。

622 《开先寺观龙潭》 未知·米市

度峡扪青玉,临深坐绿苔。
水从双剑下,山挟两龙来。
春暖花惊雪,林空石迸雷。
尘缨聊此濯,却去首重回。

623 《李白观瀑图》 明·方孝孺

天宝之乱唐已亡,中兴幸有汾阳王。
孤军匹马跨河北,手扶红日照万方。
凌烟功臣世争羡,李侯先识英雄面。
沈香亭北对蛾眉,眼中已见渔阳乱。

624 《武夷山中四首》 宋·蔡沈

余昔隐屏北,飘然度岩侧。
谁知神仙居,自与尘世隔。
瑶草霜更青,琪花雪仍白。
横玉叫寒云,万里天一色。

625 《曹公泉》 宋·曹绩

度岭汗如濯,渴尘生客心。
清泉随念应,乞与涤烦襟。

626 《泛秋浦辞》 宋·陈炳

九华北兮濑东,石畏硊兮屈盘。
谁此游兮万顷,初禹凿兮何年。
窈其深兮莫测,微波涌兮沦涟。
民连甍兮渚居,矗百雉兮造天外。

627 《游沃洲山》 宋·陈东之

我本名山人,屡作名山兴。
天台一住三十年,尽日扪萝陟云磴。
上揽四万八千太之高秋,参差明河两肩并。
下瞰三百六十度之朝暾,灭没飞烟八荒净。

628 《龙邱山》 宋·陈举恺

九峰湿翠秋光凝,亭亭出水芙蓉净。
崔巍怪石距若虎,合沓奇峰驰八骏。
山若古寺隔红尘,时有天风度幽磬。
岂惟清赏玩心目,况有高人寄真隐。
自惭奔走红尘客,何由得遂山林性。
长歌聊复赋重游,不用悬岩刻名姓。

629 《松》 宋·陈宓

擎天端作柱,度汉可为梁。
不受红尘涴,长依皦日光。
风行气锭韵,雨过发真香。
偏向闽中道,炎时散午凉。

630 《九锁步虚词·第一天关锁》 宋·陈洵直

仙人十二楼,缈缈垂重环。
志士悯幽阻,郁观何繇攀。
栖真历几尘,洞户方孱颜。
一锁度灵钥,九虎开天关。

631 《辇下曲》 宋·戴埴

旧来闻说京师乐,香街十里春风箔。
朝踏金梯入凤楼,暮下琼钩延翠幄。
蛾绿梅花装,淑质兰蕙芳。
笙歌枣下曲,琵琶陌上桑。

632 《奉别唐寺丞丈一首》 宋·度正

正家巴山阳,占田才百亩。
春秋自耕稼,亦足糊其口。
中年或水旱,采蕨充饭糗。
四壁固屡空,满屋贮蝌蚪。

633 《元符二年二月七日按部过邛州火井县三友堂小》 宋·顿起

七盘一何高,苍翠净寥廊。
夜雨濯杉桧,春风散芝药。
细云散岩色,细迳度危筰。
邑改井已泥,空余汉城郭。

634 《太息》 宋·高选

天运逢南度,和成势已移。
山河怜破碎,草木亦伤悲。
铁骑驰中土,烽尘隘北陲。
哀臣双泪眼,岂畏朔风吹。

635 《游东屯》 宋·关耆孙

呼船渡西嚷,策马行东屯。
犹有竹下屋,依然柴作门。
林深多鸟雀,山对有猱猿。
世隔券尤在,堂非基自存。

636 《横塘道中》 宋·何昌弼

一舸凌风去,萦纡几度村。
水清鱼引子,田美稻生孙。
山近尘埃远,秋晴枕席温。
悠悠迷处所,疑是武陵源。

637 《游洞霄》 宋·何处厚

洞天宫中清无尘,纷纷霏霏翔五云。
光浮阆风蔼无垠,中有神仙相辈伦。
服曳云章玉佩珣,时闻金钟催朝真。
仙班序列觐紫宸,琼花羌灵飞翁翁。

638 《灵岩》 宋·何子举

灵岩之境最超卓,高隐翠微浸碧落。
迢迢一迳倒青松,壁阙危门敞虚阁。
敞虚阁,见寥廓,万叠青山连海角。

639 《别方岩》 宋·胡则

寓居峰顶寺,不觉度炎天。
山叟频为约,林僧每出禅。
虚怀思往事,宴坐息诸缘。
照像龛镫暗,通宵磬韵传。

640 《题歙州问政山聂道士所居》 宋·黄台

千寻练带新安水,万仞花屏问政山。
自少云霞居物外,不多尘土到人间。
壶悬仙吞岛罢,碗浸星宫沈水闲。
宝籙箧垂金缕带,绛囊绦锁玉连环。

* 关于尘度的诗词 描写尘度的诗词 带有尘度的诗词 包含尘度的古诗词(1217首)

关于尘度的诗句

青牛绀幰红尘度 嵇斋书簏吹尘度 脱尘度翠密 几度烟尘今独全 轻度净尘蒙 玉尘随马度蓝桥 几见星妃度袜尘 东溟两度作尘飞 器度风标合出尘 几度落梁尘 莫为尘劳轻度日 一种出尘态度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