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议的诗词(390首)

141 《水调歌头(次卢漕韵呈茶漕二使)》 宋·京镗

杨卢万人杰,见我眼俱青。
锦官城里胜概,在在款经行。
笔底烟云飞走,胸次乾坤吐纳,议论总纵横。
觉我形秽处,相并玉壶清。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离别怀人

142 《念奴娇(三友同饮,借赤壁韵)》 宋·辛弃疾

论心论相,便择术满眼,纷纷何物。
踏碎铁鞋三百纟两,不在危峰绝壁。
龙友相逢,_樽缓举,议论敲冰雪。
何妨人道,圣时同见三杰。

143 《汉宫春(癸亥生日)》 宋·刘克庄

老子今年,忽七旬加七,饱阅炎凉。
夜窗犹坐书案,点勘偏旁。
浮荣膜外,这些儿、感谢苍苍。
试看取,名园甲第,主人几个还乡。

144 《清平乐·赠陈参议师文侍儿》 宋·刘克庄

宫腰束素。
只怕能轻举。
好筑避风台护取。
莫遣惊鸿飞去。
一团香玉温柔。
笑颦俱有风流。
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

婉约写人

145 《沁园春(丙辰归里和八窗叔韵)》 宋·李曾伯

万里戍边,八载去家,始遂一归。
怅中年早历,虎头兵幕,平生屡建,豹尾神旗。
乞得闲身,毋庸多议,感荷九重渊听知。
当时事,似狂澜欲倒,孰障东之。

146 《水调歌头(寿颐斋兄安世)》 宋·陈著

风骨最魁岸,宇宙更宽平。
□人皆道,天上南极寿星精。
随意后园花木,满眼家山松竹,尽可适平生。
门外底须问,好占菊轩清。

147 《水调歌头(寿颐斋兄安世)》 宋·陈著

风骨最魁岸,宇宙更宽平。
□人皆道,天上南极寿星精。
随意后园花木,满眼家山松竹,尽可适平生。
门外底须问,好占菊轩清。

148 《沁园春(送马正君归东嘉)》 宋·陈人杰

尽典春衣,换酒津亭,送君此行。
叹清朝有道,何曾逐客,有司议法,忍及书生。
归去来兮,噫其甚矣,见说江涛也不平。
君之友,岂都无义士,剖胆相明。

149 《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宋·胡世将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
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
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
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春节写雪

150 《括摸鱼儿》 宋·林正大

泛松江、水遥山碧,清寒微动秋浦。
霜云霁色横无际,别鹄惊鸿无数。
朝又暮。
听牧笛长吹,隐隐渔榔度。

151 《放歌》 清·柳亚子

天地太无情,日月何无光?
浮云西北来,随风作低昂。
我生胡不辰,丁斯老大邦。
仰面出门去,泪下何淋浪!

婉约春天写景抒怀

152 《前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励志劝勉

153 《苏武传(节选)》 两汉·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154 《张衡传》 两汉·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赞美写人传记

155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明·袁宏道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
郡邑之良,泣而就逮。
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
侯笑曰:“不然。

送别赞颂写人序文

156 《展禽论祀爰居》 先秦·佚名

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
臧文仲使国人祭之。
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
故慎制祀以为国典。

古文观止议论

157 《屈原列传》 两汉·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158 《狱中上梁王书》 两汉·邹阳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观止写人品格寓理

159 《尚德缓刑书》 两汉·路温舒

汉昭帝逝世,昌邑王刘贺被废黜,汉宣帝刘询刚刚登上皇位。
路温舒呈上奏书,奏书说: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其辞曰:“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
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

古文观止讽刺

160 《后出师表》 魏晋·诸葛亮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古文观止

* 关于平议的诗词 描写平议的诗词 带有平议的诗词 包含平议的古诗词(390首)
平议

关于平议的诗句

密奏升平议 密奏升平议 高议平津邸 国朝当议平广衡 高议平津邸 议平天下刑 槐棘诸公议法平 枕中议政似平生 李平请守那复议 愧无长策议平戎 再寻和议平创痍 论议归正平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