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风竹的诗词(2578首)

641 《偈颂五十一首》 宋·释大观

凌霄跨灶,凌灭吾宗。
危分险布,铁纲千重。
三更白如昼,掇转太虚空。
幻智庵前觅不得,萧萧松竹引清风。

642 《送僧造普同塔》 宋·释行机

珊珊玉骨本玲珑,挂角羚羊不见踪。
特地作亭图甚麽,为怜松竹引清风。

643 《题子陵钓台》 宋·孙沔

旧交为帝不能邀,百尺双台照暮涛。
逸迹已将山共永,清名仍与月争高。
鲁连解难终辞禄,龙伯持倾只钓鳌。
列传古碑言未尽,一滩风竹自萧骚。

644 《游泰山灵岩寺》 宋·滕涉

山半旧招提,扪萝蹑石梯。
佳名标四绝,胜境出三齐。
殿古烟霞窟,庭深桧柏蹊。
岳灵分地界,云险接天倪。

645 《方壶别墅》 宋·汪楚材

面面轩窗好,溪山不待招。
清风修竹径,细雨绿荷桥。
地僻人烟少,天恢景象饶。
襟怀无一事,终老乐箪瓢。

646 《觉林寺》 宋·王钦若

暂拂尘襟思倍清,竹风山色乱泉声。
安民功浅君恩重,又策羸蹄向古城。

647 《游云门寺留题灵运上人房》 宋·吴奎

云门入云深,树密山转幽。
谿亭脩竹里,激激玉泉流,仁智所遐想,古今为胜游。
我乘休沐至,穷览殊难周。

648 《遣兴》 宋·吴汝弌

疏松碎明月,密竹筛清风。
亲交昔与别,若谓行相从。
延企邈不及,音容随想生。
谅彼亦耿耿,飞爽留空形。
援琴不能寐,意乃多於声。
晤言岂无偶,眷眷讵可忘。

649 《嘉定十六年题陶公惜阴处》 宋·吴绍

幽房翠竹笼苍藓,更有流泉溅石{左石右共}。
莫道尘埃人易涴,试来摇足濯清风。

650 《严隐君九龄适轩》 宋·谢谔

陶公勋业在姑苏,扁舟归来春水湖。
张良亦从赤松子,抛掷兵閒黄石书。
平吴戮项本无事,所适定非真适意。
战酣人境强回头,晚乃逍遥脱尘累。

651 《咏竹》 宋·徐庭筠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652 《晚楼凝思》 宋·张玉孃

鸳鸯绣罢阁新愁,独抱云和散书楼。
风竹入统归别调,湘帘卷月笑银钧。
行天雁向寒烟没,倚槛人将清沪流。
自是病多忪宝钏,不因宋玉故悲秋。

653 《清秀山韵》 宋·张自明

甲子循环各一时,又逢青犬护岩扉。
金墉城锁瑶池苑,苍玉楼铺锦地衣。
万里西风生木末,数声湘竹叫云归。
明朝天上秋期近,问讯河边织女机。

654 《游报恩寺》 宋·赵士礽

绿暗红稀日渐长,追游不觉至云房。
庭前密菊花铺锦,竹外娇莺语转簧。
把盏自能忘得失,围棋何必较低昂。
篮舆款曲归来晚,满路清风拂面凉。

655 《绝句》 宋·赵希青

手执黄庭上石台,竹阴扫月遍苍苔。
欲从此处即仙去,玉立清风待鹤来。

656 《寄道友》 宋·赵子甄

秦川蝉蜕已三回,明月清风任去来。
寄语冲虚诸道友,芒鞋竹杖不须埋。

657 《西岘峰》 元·黄溍

层云抱春城,急濑泄嵌窦。
修蹊入窈窕,众绿郁以茂。
名亭标水乐,折柱荒碑仆。
幽寻得缁庐,乱石扶结构。

658 《陈家源》 元·何中

翠雾断崖侧,丹霞流水西。
竹从幽处密,松自古来欹。
落叶半藏路,清风时满溪。
仙家元不远,未许众人知。

659 《答无住和太初韵见寄》 元·宋元

宝地人来少,柽阴自晚晴。
片云依石润,孤磬出花清。
竹笕分泉细,檀烟上氎轻。
勒铭留水寺,应供宿江城。

660 《秋晚过西庵》 明·陈继

游吟何处最宜频,谷木溪西第一邻。
竹径清风啼黠鸟,柴门落日对闲人。
穿云渐觉香裘重,照水惟怜白发新。
常得杖藜随去住,不须琴酌在芳春。

* 关于清风竹的诗词 描写清风竹的诗词 带有清风竹的诗词 包含清风竹的古诗词(2578首)

关于清风竹的诗句

清风竹有声 阮氏清风竹巷深 清风竹林人去 清风竹径临茶灶 清风竹间度 清风竹万竿 庭院清风竹自呼 清风竹树阴 清风竹外吟 为有清风竹巷来 一枕清风竹满轩 清风在竹林 竹弟有清风 清风与修竹 竹君多处振清风 清风动窗竹 风竹摇清影 风竹摇清影 为怜松竹引清风 佳人修竹清风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