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芦竹的诗词(206首)

1 《余得芦竹拄杖于舍傍民家似芦非芦坚劲轻滑色》 宋·陆游

轻坚芦竹杖,入用自龟堂。
挺节冰霜後,论交岁月长。
心空无宠辱,时异有行藏。
老病登临少,何妨日倚床。

2 《禅庭芦竹十二韵呈郑谷郎中》 唐·齐己

错错在禅庭,高宜与竹名。
健添秋雨响,乾助夜风清。
雀静知枯折,僧闲见笋生。
对吟殊洒落,负气甚孤贞。

3 《作篱》 宋·陆游

生世八十余,日夜迫衰老。
中年所筑舍,倾坏当官道。
每逢风雨夕,性命凛莫保。
况此芦竹藩,何恃不摧倒!今朝手自葺,不暇避涂潦。

4 《陪权郡符正民九日游西山》 宋·郑刚中

符公寄郡理,犀刃不可触。
白书庭无讼,一切就整萧。
秋风九月凉,闲暇顾僚属。
谓兹落帽会,千载有贤躅。

5 《题龟峰僧阁》 宋·艾性夫

芦竹丛高荫石阑,菩提香远出林端。
雁声忽断梧桐雨,草阁秋深倚暮寒。

6 《道中寄同舍》 宋·孙应时

风声卷芦竹,雪意满江天。
水落石可数,沙寒鸥自眠。
回头渺城郭,留眼寄山川。
老去重来否,吟馀一惘然。

7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 唐·白居易

湘竹初封植,卢生此考槃。
久持霜节苦,新托露根难。
等度须当砌,疏稠要满阑。
买怜分薄俸,栽称作闲官。

8 《听芦管》 唐·白居易

幽咽新芦管,凄凉古竹枝。
似临猿峡唱,疑在雁门吹。
调为高多切,声缘小乍迟。
粗豪嫌觱篥,细妙胜参差。

宴会思乡

9 《芦苇》 唐·王贞白

高士想江湖,湖闲庭植芦。
清风时有至,绿竹兴何殊。
嫩喜日光薄,疏忧雨点粗。
惊蛙跳得过,斗雀袅如无。

10 《竹榦青乐钓》 明·朱元璋

旷浦澄天湿晓烟,智人乐钓稳沙前。
蓑轻雨霁云收谷,钓掷纶枢水映船。
举棹欲归江月上,挂帆已近暮霞边。
汀芦处处飞萤火,照彻渔村饮不眠。

咏史爱国

11 《题李竹隐山斋》 宋·陈纪

法界人寰共一邱,欲穷远目更登楼。
苍藤碧藓树容晚,凉月好风山意秋。
莎径荒寒闻鹤唳,竹丛摇落见渔舟。
一声横笛碧天暮,诗在沧波芦荻洲。

12 《芦苇江八咏·义塾书灯》 宋·罗仲舒

夜深展书读,伊吾声比屋。
掩映杖头光,穿破西园竹。

13 《海上竹枝词(七首)》 明·顾彧

沪渎祠荒古垒平,东西芦浦荻芽生。
袁崧向时防海处,何物孙恩敢弄兵。

14 《水月舫为奚川钱竹深赋》 明·汤胤勣

太一真人莲一瓣,飘飘万里来天汉。
移入江南锦绣窠,兰桡桂桨空凌乱。
长鲸对舞碧纱窗,缺兔潜窥紫丝幔。
黍瓮浮香香可,蒲帆扬彩风堪唤。

15 《自题芦洲聚雁图(有序)》 明·朱芾

夜窗听雨话巴山,又入潇湘水竹间。
满渚冥鸿谁得似,碧天飞去又飞还。

16 《初入芦山三首》 宋·苏轼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17 《长芦夫和尚真赞》 宋·黄庭坚

松枯竹瘦,是其岁寒也。
山高水深,不可犯干也。
取多国士,庄严此土,如陶家手也。
拂除方丈,置榻而坐,一不受也。
首出万物,渊默雷吼,寂寥者之参也。
若夫以法界印,印毛印海,则惊僧繇而走巫咸也。

18 《答人乞碧芦》 宋·邵雍

草有可嘉者,莫将萧艾俦。
扶疏全类竹,苍翠特宜秋。
风雨声初入,江湖思莫收。
无功济天下,藉此一淹留。

19 《次韵答人槛竹》 宋·苏辙

猗猗元自直,落落不须扶。
密节风吹展,清阴月共铺。
丛长傲霜雪,根瘦耻泥涂。
更种愁无地,应须煎碧芦。

20 《修修窗前芦》 宋·郑刚中

修修窗前芦,孤瘦倚青玉。
心虚知夜凉,风叶乱相触。
使我入幽梦,如在江湖宿。
方兹困炎曦,爱尔眼中绿。
奈何柔脆姿,行犯秋气肃。
霏霏霜露中,菱荷等摧覆。
大抵无劲节,不及岁寒竹。

* 关于芦竹的诗词 描写芦竹的诗词 带有芦竹的诗词 包含芦竹的古诗词(206首)
芦竹

关于芦竹的诗句

轻坚芦竹杖 况此芦竹藩 鸥鹭入芦竹 芦竹丛高荫石阑 风声卷芦竹 芦风似胜竹风幽 黄芦苦竹绕宅生 苦竹林边芦苇丛 苦竹林边芦苇丛 剪削干芦插寒竹 无竹栽芦看 一径芦花到竹篱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