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刘禹锡《忆江南》原文翻译赏析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译文]  东风吹拂,杨柳飘落,春天又过去了,多么感谢怀念那洛城的人儿啊!
  [出自]   刘禹锡  《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凝举袂,
 丛兰露浥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注释:
    多谢:殷勤致意的意思。
    洛城人:即洛阳人。
    袂(mèi):衣袖。
    浥(yì):沾湿。
    颦(pín):皱眉。

译文1: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临行的时候谢别洛阳城的人。柔弱的柳枝随风飞舞象是挥手举袂,一丛丛的兰花沾满白露正如浸湿的头巾,遮住芳颜独自欢笑又像是含嗔带颦。
   
译文2:
    春天即将离去!它深情致谢留恋春光的洛城人。柔弱的柳枝随风轻摇,好似挥手举袖与春天告别;丛兰上香露晶莹,好像洒泪罗巾。一位女子凄然独坐愁锁眉心。



赏析:
这首词原有作者自注:"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乐天春词,即指白居易〈〈忆江南〉〉词。
  这是一首伤春词,首两句感叹洛城春去,写人与春天的惜别之情;中间两句,拟人的手法写树木花草与春天的惜别之情:弱柳随风舞动,仿佛挥袖伤别;兰草沾着露水,仿佛洒泪辞春。最后一句是“曲终奏雅”,一语道出:面对此情此景,即使独坐也要发愁。
  在短短的五句话中,能写出这么深厚的情感,是很不容易的。清人况周颐称这首词为"流丽之笔",简洁明快确实是刘禹锡小词的一大特色。 

这是刘禹锡在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所作之词。词人运用拟人手法,将人情物态糅为一体,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从而将抒情主人公的惜春、伤春之情巧妙的烘托出来。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起句似有突兀,让人不易理解,及至看了下文,才恍然大悟。原来“春去也”是抒情主人公即下文那个“独坐亦含嚬”的洛城少女的慨叹之词。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来说也有无限依恋之情。她仿佛看到,春天在归去的当儿,还向她殷勤致意,恋恋不舍的道别。“去也”一词,感情色彩极浓,词人用拟人手法将春天人格化,写出它不忍离去又不得不离去的无奈。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两句,词人仍用拟人手法,描绘出了树木花草与春天的惜别之情:柔弱的柳条随风轻摇,不胜依依,恍如一位妙龄女子正挥手举袖与春天作别;碧绿的兰草沾满露珠,晶莹闪光,好似少女在款款惜别之际泪洒罗巾。“举袂”、“沾巾”都是抒情主人公的想象之辞,正因为她惋惜春归,因此才觉得周围的客观景物也好像同她一样扼惋叹惜。总之,词人不写人惜春,却写春恋人,这样将抒情主人公的惜春之情写得婉转有致,耐人寻味。
  “独坐亦含嚬”,由此词人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惜别之人——洛城少女。这时,洛城少女正独自端坐在花尽春空的庭院,嚬眉蹙额。由词中这一“亦”字可知此刻的她无论是独吟、独赋,还是独思、独坐都无法排遣内心满腹的愁绪。想必旖旎的春光曾带给她无限的欢乐或者说曾激励她憧憬美好,但是如今春阑花谢,欢乐已成为过眼烟云,理想也最终落空,因此洛城少女只能徒然地对物伤怀,黯然伤神罢了。总之,此句以人惜春收束全词,更加增添了全词的抒情色彩。
   纵观全词,词人巧借抒情主人公的惜春之情,从而寄托了自己盛年难再,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喟叹之情,由此使得全词情调哀婉,充溢着一种淡淡的哀愁,然而又不流于绮靡。
点击展开全部
上一篇:“绿树连村暗,黄花出陌稀。”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下一篇:“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贺铸《踏莎行》翻译赏析
*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译文] 东风吹拂,杨柳飘落,春天又过去了,多么感谢怀念那洛城的人儿啊! [出自]  刘禹锡 《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凝举袂, 丛兰露浥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注释:   多谢:殷勤致意的意思。    ......

您也许喜欢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欲买桂花重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全词翻译赏析 诗词名句“蜂儿不解知人苦 燕儿不解说人愁”赏析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送严士元》翻译赏析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的意思及翻译赏析 一寸相思千万绪下一句及出处原文赏析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思及出处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全诗翻译赏析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翻译赏析
其它热搜诗词 其它热搜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