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造句

“高句丽”的解释

高句丽[gāo gōu lí]
用“高句丽”造句 第1组

1、高句丽军民面对强敌不屈服敢于保家卫国,利用天时地利采取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术,善战善谋及表现出的民族自尊心可歌可泣,其以弱抗强坚持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事迹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2、本文认为粟末靺鞨被高句丽打败以后,主体部分降隋进入中原,后随安史乱军南下居于华北地区,多融入汉族之中。

3、四月,唐军攻破高句丽盖牟城,俘虏两万多人,缴获粮食十多万石。

4、炀帝对高句丽的战争使隋朝元气大伤,终于在六百一十八年被唐朝取代.

5、新罗击退了唐军并“解放”了高句丽都城平壤.

6、桓仁县境内由高句丽王城所建贵族陵寝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地。

7、汉武帝时置玄菟郡,属县有高句丽,因族名县,其地约当古盐难水(今浑江)及小辽河流域(今苏子河一带)。

8、辽东一地户口数万,公孙度治理之下民殷国富,又与高句丽、扶余、三韩等族交好。

9、在太宗临死之前,曾经立遗诏罢止二伐高句丽,这充分说明他心中完全清楚此次征辽很勉强,风险很大,胜算不足。

10、很简单,在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对高句丽的历史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对文物的爱惜和保护无疑如同盲人说象。

用“高句丽”造句 第2组

11、疾驰中的高句丽的骑兵纷纷马失前蹄,轻则重伤,重则坠亡。

12、十万高句丽兵马水陆两路并进,未敢耽搁,餐风宿露、日夜兼程直奔白岩城,可谓兵马神速。

13、沙河上游可有狭隘险要处?我要建坝拦河,水淹高句丽!

14、天子被围天下骚然,两次亲征高句丽后,大隋元气大伤,三十万精锐府兵全数命丧辽东,再加上群盗并起,以致天子被围,竟然没有多少兵马前去营救。

15、我高句丽自太王时起,就是汉朝的属国,一直对汉朝恭敬有加。

16、高句丽愿和辽东结百年之好,永不背弃。

17、据《日本*记》记载,雄略天皇曾命阿知使主经高句丽至吴地,求得兄媛、弟媛、吴织、穴织四织工至日本。

18、高句丽于西汉末年建国,都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县城),祖先为夫余。

19、时值五月,本应是公孙度二次东征的时候,却因辽东、高句丽两家结姻通好,歃血为盟而告终。

20、待大唐军撤兵後,便勾结高句丽的残余分子反叛大唐,于是自(现在的朝鲜)大同江以南的那些被大唐收回的、历史上曾几千年都属于中国的领土又得而复失了。

用“高句丽”造句 第3组

21、宇文述等且战且退,至萨水被高句丽军半渡击之,殿后的左屯卫大将军辛世雄战死,诸军皆溃,退至辽东城时仅余2700人。

22、启禀王爷,辽东公孙家如今兵强马壮,其志不小,我高句丽眼下只可与之结盟交好,万勿反目,否则必招灾祸。

23、仅仅凭着一招诈降计,高句丽人便在绝对劣势下将战事拖延了四个多月。

24、虽高句丽在北方多有骚扰不时冒犯,此乃疥癣之疾尔,不足为虑。

25、隋文帝大怒,遣精兵数万前往征讨,只可惜道路难行,粮秣运送艰难,再加上高句丽人依仗地利不停地袭扰粮道,数万大军无功而返。

26、是勋没有办法,只好接过笔墨和竹片——他喵的可该怎样用最简捷的文字来表述清楚这马镫呢?想了一会儿,干脆只是简单写道:高句丽所制以便骑乘。

27、李勣见此情形,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震,唐军乘势而进,高句丽方大败亏输,幸沟深垒高,方守住营寨。

28、桓仁至大伙房水库东水西调文物保护工程,主要是对桓仁镇大甸子村高句丽时期积石墓地进行发掘。

29、大军围了几个月丸都城,派出的斥候回报,长白方向有高句丽援军出现,时值秋末冬初,公孙度担心将士久战疲惫,下令撤军。

30、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朝鲜半岛封建国家高丽有羽真氏后改高氏的,高句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

* 在线查询高句丽造句,用高句丽造句,用高句丽组词造句,包含高句丽的句子。

关于高句丽的诗句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