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闕文的读音 史闕文的意思
史阙文 shǐ quē wén ㄕㄧˇ ㄑㄩㄝ ㄨㄣˊ 史阙文(史阙文) 史书上阙而不书或已脱漏的文字。语出《论语·卫灵公》:“吾犹及史之阙文也。”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古之良史于书字有疑则阙之以待能者。”《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到了如今,不但见不着,听也听不着,竟算得个‘史阙文’了。”
- 史
- 闕
- 文
“史闕文”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shǐ quē wén]
- 汉字注音:
- ㄕˇ ㄑㄩㄝ ㄨㄣˊ
- 简繁字形:
- 史阙文
- 是否常用:
- 否
“史闕文”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史书上阙而不书或已脱漏的文字。语出《论语.卫灵公》:"吾犹及史之阙文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古之良史于书字有疑则阙之以待能者。"
网络解释
史阙文
shǐ quē wén ㄕㄧˇ ㄑㄩㄝ ㄨㄣˊ
史阙文(史阙文)
史书上阙而不书或已脱漏的文字。语出《论语·卫灵公》:“吾犹及史之阙文也。”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古之良史于书字有疑则阙之以待能者。”《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到了如今,不但见不着,听也听不着,竟算得个‘史阙文’了。”
“史闕文”的单字解释
【史】:1.历史:史学。近代史。世界史。有史以来。2.古代掌管记载史实的官。3.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的第二类:史书。史部。4.姓。
【闕】:[què]1.宮門、城門兩側的高臺,中間有道路,臺上起樓觀。2.借指宮廷,帝王所居之處。後也借指京城。3.古代神廟、墳墓前兩旁的巨柱,多用石雕成。4.古代仕宦之家門前所樹用以旌表的建築物。5.泛指門戶。6.兩山夾峙的地方。7.兩眉之間的部位。8.古劍名。[quē]1.缺誤;疏失。2.空隙;缺口。3.指(感情上的)裂痕;嫌隙。4.空缺着;沒有。5.缺乏;稀少。6.殘缺;不完善。7.欠;應給的未給。8.衰微。9.缺憾。10.官位空缺;官員的缺額。11.缺席;應到而不到。12.姓。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史闕文”的相关词语
* 史闕文的读音是:shǐ quē wén,史闕文的意思:史阙文 shǐ quē wén ㄕㄧˇ ㄑㄩㄝ ㄨㄣˊ 史阙文(史阙文) 史书上阙而不书或已脱漏的文字。语出《论语·卫灵公》:“吾犹及史之阙文也。”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古之良史于书字有疑则阙之以待能者。”《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到了如今,不但见不着,听也听不着,竟算得个‘史阙文’了。”
基本解释
史书上阙而不书或已脱漏的文字。语出《论语.卫灵公》:"吾犹及史之阙文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古之良史于书字有疑则阙之以待能者。"史阙文
shǐ quē wén ㄕㄧˇ ㄑㄩㄝ ㄨㄣˊ史阙文(史阙文)
史书上阙而不书或已脱漏的文字。语出《论语·卫灵公》:“吾犹及史之阙文也。”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古之良史于书字有疑则阙之以待能者。”《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到了如今,不但见不着,听也听不着,竟算得个‘史阙文’了。”
【史】:1.历史:史学。近代史。世界史。有史以来。2.古代掌管记载史实的官。3.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的第二类:史书。史部。4.姓。
【闕】:[què]1.宮門、城門兩側的高臺,中間有道路,臺上起樓觀。2.借指宮廷,帝王所居之處。後也借指京城。3.古代神廟、墳墓前兩旁的巨柱,多用石雕成。4.古代仕宦之家門前所樹用以旌表的建築物。5.泛指門戶。6.兩山夾峙的地方。7.兩眉之間的部位。8.古劍名。[quē]1.缺誤;疏失。2.空隙;缺口。3.指(感情上的)裂痕;嫌隙。4.空缺着;沒有。5.缺乏;稀少。6.殘缺;不完善。7.欠;應給的未給。8.衰微。9.缺憾。10.官位空缺;官員的缺額。11.缺席;應到而不到。12.姓。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