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征重斂的读音 急征重斂的意思
辞典解释急征重敛 jí zhēng zhòng liàn 紧迫催讨税捐,并加倍征收。 唐.陆贽〈收河中后请罢兵状〉:「知黩武穷兵之长乱,知急征重敛之剿财。」
- 急
- 征
- 重
- 斂
“急征重斂”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jí zhēng zhòng liàn]
- 汉字注音:
- ㄐㄧˊ ㄓㄥ ㄓㄨㄥˋ ㄌㄧㄢˋ
- 简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急征重斂”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急征重敛 jí zhēng zhòng liàn ㄐㄧˊ ㄓㄥ ㄓㄨㄥˋ ㄌㄧㄢˋ 紧迫催讨税捐,并加倍征收。
唐.陆贽〈收河中后请罢兵状〉:「知黩武穷兵之长乱,知急征重敛之剿财。」
网络解释
“急征重斂”的单字解释
【急】:1.急躁;着急:急性子。急着赶路。2.使着急:眼看要开演了,小王还不来,真急人。3.匆促;迅速。与“缓”相对:急促。水流很急。4.迫切;情况严重:急事。情况紧急。5.紧急严重的事情:救急。当务之急。6.热心做;热心帮助:急公好义。急人之难。
【征】:1.走远路(多指军队):征途。长征。2.征讨:出征。南征北战。3.政府召集人民服务:征兵。应征入伍。4.征收:征税。5.征用:征地。6.征求:征稿。征文。7.证明;证验:文献足征。信而有征。有实物可征。8.表露出来的迹象;现象:征候。象征。特征。“徵”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斂】:1.聚集、收集:斂財。唐·王勃《餞韋兵曹》:“川霽浮煙斂,山明落照移。”《聊齋志異·卷十一·竹青》:“訊知其由,斂貲送歸。”2.約束、節制:收斂;斂容。《漢書·卷七十六·張敞傳》:“此言尊貴所以自斂制,不從恣之義也。”《紅樓夢·第九十七回》:“寶玉見了父親,神志略斂些,片時清楚,也沒什麼大差。”3.退縮。見“斂手”、“斂足”等條。4.為死者更衣入棺。同“殮”:殯斂。宋·錢公輔《義田記》:“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5.賦稅。《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薄其稅斂。”《資治通鑑·卷二五二·唐紀六十八·僖宗乾符二年》:“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6.姓。如五代時有斂憲。
“急征重斂”的相关词语
* 急征重斂的读音是:jí zhēng zhòng liàn,急征重斂的意思:辞典解释急征重敛 jí zhēng zhòng liàn 紧迫催讨税捐,并加倍征收。 唐.陆贽〈收河中后请罢兵状〉:「知黩武穷兵之长乱,知急征重敛之剿财。」
辞典解释
急征重敛 jí zhēng zhòng liàn ㄐㄧˊ ㄓㄥ ㄓㄨㄥˋ ㄌㄧㄢˋ紧迫催讨税捐,并加倍征收。
唐.陆贽〈收河中后请罢兵状〉:「知黩武穷兵之长乱,知急征重敛之剿财。」
【急】:1.急躁;着急:急性子。急着赶路。2.使着急:眼看要开演了,小王还不来,真急人。3.匆促;迅速。与“缓”相对:急促。水流很急。4.迫切;情况严重:急事。情况紧急。5.紧急严重的事情:救急。当务之急。6.热心做;热心帮助:急公好义。急人之难。
【征】:1.走远路(多指军队):征途。长征。2.征讨:出征。南征北战。3.政府召集人民服务:征兵。应征入伍。4.征收:征税。5.征用:征地。6.征求:征稿。征文。7.证明;证验:文献足征。信而有征。有实物可征。8.表露出来的迹象;现象:征候。象征。特征。“徵”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斂】:1.聚集、收集:斂財。唐·王勃《餞韋兵曹》:“川霽浮煙斂,山明落照移。”《聊齋志異·卷十一·竹青》:“訊知其由,斂貲送歸。”2.約束、節制:收斂;斂容。《漢書·卷七十六·張敞傳》:“此言尊貴所以自斂制,不從恣之義也。”《紅樓夢·第九十七回》:“寶玉見了父親,神志略斂些,片時清楚,也沒什麼大差。”3.退縮。見“斂手”、“斂足”等條。4.為死者更衣入棺。同“殮”:殯斂。宋·錢公輔《義田記》:“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5.賦稅。《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薄其稅斂。”《資治通鑑·卷二五二·唐紀六十八·僖宗乾符二年》:“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6.姓。如五代時有斂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