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省的读音 胡三省的意思

胡三省 胡三省(1230年5月15日—1302年2月21日),字身之,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宋元之际史学家。南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应贾似道召,从军至芜湖,屡有建言,然贾似道专横不用。后隐居不仕。 自宝佑四年(1256)开始专心著述《资治通鉴广注》,得97卷,论10篇。临安(今浙江杭州)失陷后,手稿在流亡新昌(今广东台山)途中散失。宋亡后,重新撰写。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完成《资治通鉴音注》294卷及《释文辩误》(12卷),对《通鉴》作校勘、考证、解释,对《释文》作辩误,并对史事有所评论。注文中多处联系蒙古灭宋事实,发表感慨,寄托民族感情。

“胡三省”的读音

拼音读音
[hú sān xǐng]
汉字注音:
ㄏㄨˊ ㄙㄢ ㄒㄧㄥˇ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胡三省”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胡三省  hú sān xǐng  ㄏㄨˊ ㄙㄢ ㄒㄧㄥˇ  

人名。(西元1230~1287)​字身之,号梅涧,浙江天台人。宋元之际的史学家。宋末官至朝奉郎,宋亡隐居不仕。著有《资治通鉴音注》,对通鉴作了校勘、解释、考证,对旧释文作了辨误,并对史事有所评论,颇为精赅。

网络解释

胡三省

胡三省(1230年5月15日—1302年2月21日),字身之,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宋元之际史学家。南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应贾似道召,从军至芜湖,屡有建言,然贾似道专横不用。后隐居不仕。
自宝佑四年(1256)开始专心著述《资治通鉴广注》,得97卷,论10篇。临安(今浙江杭州)失陷后,手稿在流亡新昌(今广东台山)途中散失。宋亡后,重新撰写。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完成《资治通鉴音注》294卷及《释文辩误》(12卷),对《通鉴》作校勘、考证、解释,对《释文》作辩误,并对史事有所评论。注文中多处联系蒙古灭宋事实,发表感慨,寄托民族感情。

“胡三省”的单字解释

】: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姓。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shěng]1.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是地方最大的一级行政区域,直属中央。省下设若干市、县。2.指省会:进省开会。3.减免;节约。与“费”相对:省一道工序。省钱。4.简略:省称。省写。5.古官署名:尚书省。中书省。[xǐng]1.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反省。2.觉悟;明白:省悟。昏迷不省。3.探望;问候(多指对长辈、亲属):省亲。

“胡三省”的相关词语

* 胡三省的读音是:hú sān xǐng,胡三省的意思:胡三省 胡三省(1230年5月15日—1302年2月21日),字身之,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宋元之际史学家。南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应贾似道召,从军至芜湖,屡有建言,然贾似道专横不用。后隐居不仕。 自宝佑四年(1256)开始专心著述《资治通鉴广注》,得97卷,论10篇。临安(今浙江杭州)失陷后,手稿在流亡新昌(今广东台山)途中散失。宋亡后,重新撰写。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完成《资治通鉴音注》294卷及《释文辩误》(12卷),对《通鉴》作校勘、考证、解释,对《释文》作辩误,并对史事有所评论。注文中多处联系蒙古灭宋事实,发表感慨,寄托民族感情。

其它词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