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蒿的读音 茵陳蒿的意思

茵陈蒿 茵陈蒿别称茵陈蒿(本草衍义)因尘、因陈、茵陈、茵陈蒿、绵茵陈(神农本草经等),白茵陈(中药志),日本茵陈(俗称),家茵陈(湖北),绒蒿(广西),臭蒿、安吕草(江苏)为菊科、蒿属植物。早春采收幼苗。茵陈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茵陈蒿的嫩苗。早春采收幼苗,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幼苗多卷曲成团状,灰绿色,全体密被白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1.5~3mm;叶柔软皱缩,展平后叶片呈1~3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线形、卵形或倒披针形,全缘。有特异的香气,味微苦。主产于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浙江、陕西、河北、山东等省。

“茵陳蒿”的读音

拼音读音
[yīn chén hāo]
汉字注音:
ㄧㄣ ㄔㄣˊ ㄏㄠ
简繁字形:
茵陈蒿
是否常用:

“茵陳蒿”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即茵陈。

辞典解释

茵陈蒿  yīn chén hāo  ㄧㄣ ㄔㄣˊ ㄏㄠ  

茵陈的别名。参见「茵陈」条。

网络解释

茵陈蒿

茵陈蒿别称茵陈蒿(本草衍义)因尘、因陈、茵陈、茵陈蒿、绵茵陈(神农本草经等),白茵陈(中药志),日本茵陈(俗称),家茵陈(湖北),绒蒿(广西),臭蒿、安吕草(江苏)为菊科、蒿属植物。早春采收幼苗。茵陈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茵陈蒿的嫩苗。早春采收幼苗,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幼苗多卷曲成团状,灰绿色,全体密被白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1.5~3mm;叶柔软皱缩,展平后叶片呈1~3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线形、卵形或倒披针形,全缘。有特异的香气,味微苦。主产于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浙江、陕西、河北、山东等省。

“茵陳蒿”的单字解释

】:古代车子上的垫子。泛指铺垫的东西:茵褥。绿草如茵(形容草绿茸茸,非常繁茂)。
】:1.陳列;排列。2.指行列。3.引申為就列,就任。4.陳設;放置。5.布施。6.施展;施用。7.公布;顯示;呈現。8.處置。9.上言;陳述;述說。10.張揚。11.治理。參見“陳修”。12.采集進獻。參見“陳詩”。13.久;陳舊。14.同“”。參見“陳表”。15.堂下到院門的通道。16.春秋諸侯國名。在今河南·淮陽及安徽·亳州一帶。17.朝代名。18.姓。
】:多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如青蒿、茵陈蒿等。均可供药用。

“茵陳蒿”的相关词语

* 茵陳蒿的读音是:yīn chén hāo,茵陳蒿的意思:茵陈蒿 茵陈蒿别称茵陈蒿(本草衍义)因尘、因陈、茵陈、茵陈蒿、绵茵陈(神农本草经等),白茵陈(中药志),日本茵陈(俗称),家茵陈(湖北),绒蒿(广西),臭蒿、安吕草(江苏)为菊科、蒿属植物。早春采收幼苗。茵陈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茵陈蒿的嫩苗。早春采收幼苗,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幼苗多卷曲成团状,灰绿色,全体密被白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1.5~3mm;叶柔软皱缩,展平后叶片呈1~3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线形、卵形或倒披针形,全缘。有特异的香气,味微苦。主产于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浙江、陕西、河北、山东等省。

其它词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