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書的读音 通書的意思
通书 所谓“通书”,是一些分类排列的简明百科全书,供给一般人以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技术知识。这样的书,内容贯通一切,无所不包,寻常又都用颇为通俗的文字写作,所以称为“通书”。
- 通
- 書
“通書”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tōng shū]
- 汉字注音:
- ㄊㄨㄥ ㄕㄨ
- 简繁字形:
- 通书
- 是否常用:
- 否
“通書”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通书 tōngshū
[almanac] 历书
辞典解释
通书 tōng shū ㄊㄨㄥ ㄕㄨ 与人互通书信。
《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而贾嘉最好学,世其家,与余通书。」
旧时民间通行的历书。
《西游记.第二三回》:「也不必看通书,今朝是个天恩上吉日,你来拜了师父,进去做了女婿罢!」
近义词
历本﹑黄历旧式婚礼,男家通知女方迎娶日期的书帖。
书名。北宋周敦颐撰,一卷,朱熹注。旨在阐发易经之理,与太极图说相表里,为宋代理学的重要著作。原名《易通》。或称为《周子通书》。
英语 almanac
德语 Jahrbuch (S)
法语 almanach
网络解释
通书
所谓“通书”,是一些分类排列的简明百科全书,供给一般人以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技术知识。这样的书,内容贯通一切,无所不包,寻常又都用颇为通俗的文字写作,所以称为“通书”。
“通書”的单字解释
【通】:[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書】:1.“书”的繁体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通書”的相关词语
* 通書的读音是:tōng shū,通書的意思:通书 所谓“通书”,是一些分类排列的简明百科全书,供给一般人以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技术知识。这样的书,内容贯通一切,无所不包,寻常又都用颇为通俗的文字写作,所以称为“通书”。
基本解释
通书 tōngshū
[almanac] 历书
辞典解释
通书 tōng shū ㄊㄨㄥ ㄕㄨ与人互通书信。
《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而贾嘉最好学,世其家,与余通书。」
旧时民间通行的历书。
《西游记.第二三回》:「也不必看通书,今朝是个天恩上吉日,你来拜了师父,进去做了女婿罢!」
近义词
历本﹑黄历旧式婚礼,男家通知女方迎娶日期的书帖。
书名。北宋周敦颐撰,一卷,朱熹注。旨在阐发易经之理,与太极图说相表里,为宋代理学的重要著作。原名《易通》。或称为《周子通书》。
英语 almanac
德语 Jahrbuch (S)
法语 almanach
通书
所谓“通书”,是一些分类排列的简明百科全书,供给一般人以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技术知识。这样的书,内容贯通一切,无所不包,寻常又都用颇为通俗的文字写作,所以称为“通书”。【通】:[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書】:1.“书”的繁体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