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万生下第还吴)》 郎士元

唐代   郎士元
直道多不偶,美才应息机。
灞陵春欲暮,云海独言归。
为客成白首,入门嗟布衣。
莼羹若可忆,惭出掩柴扉。
分类:

作者简介(郎士元)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赠万生下第还吴)》郎士元 翻译、赏析和诗意

赠万生下第还吴

直道多不偶,美才应息机。
灞陵春欲暮,云海独言归。
为客成白首,入门嗟布衣。
莼羹若可忆,惭出掩柴扉。

中文译文:
送给万生下第回家的吴

直言不合时宜,美才应该隐退。
灞陵的春天即将过去,云海只能独自归来。
作为客人已经变成白发苍苍,回到家门口叹息着布衣的生活。
如果能回忆起莼羹的滋味,我为离散而感到羞愧,掩上柴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郎士元写成,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他的朋友万生下第回到吴地。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诗的第一句“直道多不偶,美才应息机。”表示诗人认为直言不合时宜,美才应该选择隐退,不过让诗人感到失望的是,这位朋友还是选择了回家。

接着诗人描述了春天即将过去的灞陵景象,以及云海的归来,寓意着无论走到哪里,归途都是孤独的。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作为客人的遭遇,年纪已经变老,回到家门口感到悲伤和无奈。同时,诗人回忆起了莼羹的美味,对离散的遗憾和羞愧之情隐约可见。

整首诗以叠句的形式构成,句式简练,意味深长。通过对仕途失意和离散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友谊和归乡之情的思念和留恋。诗中隐含着对社会现实和人生经历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赠万生下第还吴)》郎士元 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wàn shēng xià dì hái wú
赠万生下第还吴)

zhí dào duō bù ǒu, měi cái yīng xī jī.
直道多不偶,美才应息机。
bà líng chūn yù mù, yún hǎi dú yán guī.
灞陵春欲暮,云海独言归。
wèi kè chéng bái shǒu, rù mén jiē bù yī.
为客成白首,入门嗟布衣。
chún gēng ruò kě yì, cán chū yǎn chái fēi.
莼羹若可忆,惭出掩柴扉。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赠万生下第还吴)》专题为您介绍赠万生下第还吴)古诗,赠万生下第还吴)郎士元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郎士元著名诗词

《柏林寺南望》 《听邻家吹笙》 《送李将军赴定州/送彭将军》 《关羽祠送高员外还荆州》 《夜泊湘江》 《送李骑曹之灵武宁侍》 《塞下曲》 《郢城秋望》 《送别》 《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 《题精舍寺(一作酬王季友秋夜宿露台寺见寄)》 《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

您也许还喜欢

《送大德讲时河东徐明府招》郎士元 《赴无锡别灵一上人(一作刘长卿诗,一作皇甫冉诗)》郎士元 《送粲上人兼寄梁镇员外》郎士元 《送韦逸人归钟山(一作皇甫冉诗)》郎士元 《登无锡北楼(一作皇甫冉诗)》郎士元 《和王相公题中书丛竹寄上元相公》郎士元 《酬萧二十七侍御初秋言怀》郎士元 《奉和杜相公益昌路作》郎士元 《赋得长洲苑送李惠》郎士元 《别房士清》郎士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