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冯弋同年》 苏辙

宋代   苏辙
细雨濛濛江雾昏,坐曹聊且免泥奔。
卖盐酤酒知同病,一笑何劳赋北门。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冯弋同年》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冯弋同年》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细雨濛濛江雾昏,
The drizzle is fine, the mist over the river is thick and the day is dim,
坐曹聊且免泥奔。
Sitting and chatting with friends, I temporarily avoid the rush in the muddy road.
卖盐酤酒知同病,
Selling salt and brewing wine, we share the same difficulties,
一笑何劳赋北门。
A smile is enough, no need to burden oneself with official duties.

诗词描绘了一个雨天的景象,细雨纷飞、江雾弥漫,天色昏暗。诗人苏辙坐在室内,与朋友聊天,暂时避免了奔波在泥泞的道路上。他们都是以卖盐和酿酒为业的人,同样面临着相似的困境和艰辛。然而,诗人认为只需一笑,就足以应对一切,无需去赋诗作文来追求功名和地位。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淡泊名利、不愿追逐权势的心态。他与朋友坐在室内,远离喧嚣和浮华,以平淡的心态面对生活。通过描述雨天的景象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态度。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淡泊名利的思想,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风范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外在环境相结合,使诗词更具意境和情感。这首诗词在艺术上具有简练、清新的风格,传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内心宁静的理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冯弋同年》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féng yì tóng nián
次韵冯弋同年

xì yǔ méng méng jiāng wù hūn, zuò cáo liáo qiě miǎn ní bēn.
细雨濛濛江雾昏,坐曹聊且免泥奔。
mài yán gū jiǔ zhī tóng bìng, yī xiào hé láo fù běi mén.
卖盐酤酒知同病,一笑何劳赋北门。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冯弋同年》专题为您介绍次韵冯弋同年古诗,次韵冯弋同年苏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苏辙著名诗词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黄州快哉亭记》 《上枢密韩太尉书》 《怀渑池寄子瞻兄》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 《调啸词(二之二)》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 《调啸词(二之二)》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 《除日》 《种药苗二首其一种甖粟》

您也许还喜欢

《和子瞻铁柱杖》苏辙 《登郡谯偶见姜应明司马醉归》苏辙 《次韵洞山克文长老》苏辙 《送毛滂斋郎》苏辙 《燕贡士》苏辙 《次韵毛君清居探菊》苏辙 《孔平仲著作江州官舍小庵》苏辙 《送饶州周沃秀才免解》苏辙 《雪中洞山黄蘖二禅师相访》苏辙 《次韵毛君上书求归未报》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