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学钻燧”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何须学钻燧”全诗
一二三四五,有亦何妨事。
如火能烧手,要须方便智。
若未解传薪,何须学钻燧。
分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一即有二,
有三即有四。
一二三四五,
有亦何妨事。
如火能烧手,
要须方便智。
若未解传薪,
何须学钻燧。
诗意:
这首诗词的意境比较抽象,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对于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观察和思考。诗中表达了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即一物必有二,一事必有二,一事物的存在必然引发其他事物的存在,这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随后,作者提到了一二三四五,暗示了这种联系和作用的延续性和连续性,没有界限和终点。作者通过这种表达,传达出一种对于事物世界的宏观观察和洞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世界的连续性和无限性,体现了王安石的哲学思维和对于宇宙万物的洞察。诗中通过一二三四五的重复,强调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表达了一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同时,通过火烧手和传薪学燧的比喻,寓意着在处理事物时应该灵活变通,善于运用智慧,遵循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事物间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智慧运用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揭示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运行规律,展现了作者对于宇宙的洞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哲学意味,也可以引发人们对于宇宙和人生的深入思考。
“何须学钻燧”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nǐ hán shān shí dé èr shí shǒu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yǒu yī jí yǒu èr, yǒu sān jí yǒu sì.
有一即有二,有三即有四。
yī èr sān sì wǔ, yǒu yì hé fáng shì.
一二三四五,有亦何妨事。
rú huǒ néng shāo shǒu, yào xū fāng biàn zhì.
如火能烧手,要须方便智。
ruò wèi jiě chuán xīn, hé xū xué zuān suì.
若未解传薪,何须学钻燧。
“何须学钻燧”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