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鸣岂有求”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哀鸣岂有求”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秋兴和冲卿》,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āi míng qǐ yǒu qiú,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哀鸣岂有求”全诗

《秋兴和冲卿》
宋代   王安石
云浮朝惨淡,风起夜飕飕。
欲作冰霜地,先回草树秋。
征人倚笛怨,思妇向砧愁。
为问随阳雁,哀鸣岂有求

分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头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兴和冲卿》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秋兴和冲卿》

云浮朝惨淡,
风起夜飕飕。
欲作冰霜地,
先回草树秋。
征人倚笛怨,
思妇向砧愁。
为问随阳雁,
哀鸣岂有求。

中文译文:
朝阳褪去,云彩稀疏,
夜晚寒风呼啸不停。
若想冰雪覆盖大地,
先回草木凋零的秋天。
远行的人依靠笛声抒怀,
思念的妇人倚着砧板忧愁。
我想问问飞往南方的候鸟,
悲鸣声中是否有所寻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和思考。诗中描绘了朝阳渐渐褪去,天空中云彩稀疏,夜晚寒风呼啸的景象,暗示着秋天的来临。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发了自己对秋天的感慨和思绪。

首先,诗人以云浮朝惨淡的形容词来描绘朝阳逐渐消散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季的离去和秋天的到来的感慨。接着,作者以风起夜飕飕来形容夜晚寒风的呼啸声,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凄凉和寒意。

接下来的两句“欲作冰霜地,先回草树秋”,通过对冰霜和秋天的关联,表达了冰冷的冬季是由秋天凋零的草木所铺垫而来的意象。这里,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转换,将季节的更替与人生的变化相联系,表达了对光阴流转和生命的深思。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征人倚笛怨和思妇向砧愁,表达了对离别和思念的情感。征人倚笛怨,抒发了远行者在异乡的思乡之情,而思妇向砧愁,则表达了留守者对远行者的忧愁和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为问随阳雁,哀鸣岂有求”,诗人以问句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南飞的候鸟的关切和思考。诗人借鸟的行为来暗示人生的彷徨和追求,希望借问候鸟是否有所寻求,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情的抒发,折射出作者对秋天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别离和思念的感慨。通过对季节变化和人生意义的寓意,诗人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哀鸣岂有求”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qiū xīng hé chōng qīng
秋兴和冲卿

yún fú cháo cǎn dàn, fēng qǐ yè sōu sōu.
云浮朝惨淡,风起夜飕飕。
yù zuò bīng shuāng dì, xiān huí cǎo shù qiū.
欲作冰霜地,先回草树秋。
zhēng rén yǐ dí yuàn, sī fù xiàng zhēn chóu.
征人倚笛怨,思妇向砧愁。
wèi wèn suí yáng yàn, āi míng qǐ yǒu qiú.
为问随阳雁,哀鸣岂有求。

“哀鸣岂有求”平仄韵脚

拼音:āi míng qǐ yǒu qiú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哀鸣岂有求”的相关诗句

“哀鸣岂有求”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哀鸣岂有求”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哀鸣岂有求”出自王安石的 《秋兴和冲卿》,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