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溪头无觅处”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走遍溪头无觅处”全诗
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渡。
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分类: 玉楼春
作者简介(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玉楼春》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玉楼春》
何人半夜推山去,
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时相对两三峰,
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渡,
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
且喜青山依旧住。
中文译文:
不知是谁在半夜推动山峰,
四周的浮云猜测是你。
时常我与你相对于两三座山峰,
走遍溪头却无法找到你的身影。
西风掠起,云层横跨天空,
突然出现东南方一柱状云。
老僧拍手欢笑称赞着,
喜悦于青山依旧屹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玉楼春》是辛弃疾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山水之景,以及对友谊和自然景观的思考。
诗中的"推山去"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意象,意味着追求高尚的境界。诗人在夜晚感叹不知是谁在推动山峰,浮云的变幻使他猜测山峰的移动与否,这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于世事变迁的疑惑和不确定感。
诗中的"两三峰"是指山峰的数量,并暗示了平素与朋友的相聚,但即便走遍溪头,也无法找到朋友的踪影。这种寻觅的无果让人感到苦闷和无奈,也反映了生活中友情的匮乏和失落。
后半部分的描写中,西风吹起,云层横渡天空,忽然出现一柱状云,这象征着自然界的变幻和奇妙。老僧拍手欢笑,并称赞青山依旧屹立,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对恒久不变的事物的欣慰。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云山的变化和朋友的离散,表达了辛弃疾对友情和自然的思考。他对友情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都在诗中得到了表达,展现了他对人际关系和自然美的深刻洞察。
“走遍溪头无觅处”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ù lóu chūn
玉楼春
hé rén bàn yè tuī shān qù.
何人半夜推山去。
sì miàn fú yún cāi shì rǔ.
四面浮云猜是汝。
cháng shí xiāng duì liǎng sān fēng, zǒu biàn xī tóu wú mì chù.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xī fēng piē qǐ yún héng dù.
西风瞥起云横渡。
hū jiàn dōng nán tiān yī zhù.
忽见东南天一柱。
lǎo sēng pāi shǒu xiào xiāng kuā, qiě xǐ qīng shān yī jiù zhù.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走遍溪头无觅处”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