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带谒公侯”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束带谒公侯”全诗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分类: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司马光 翻译、赏析和诗意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司马光。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大暑时节的夜晚景象。老柳树上的蝉和螗虫在嘈杂地鸣叫,庭院中的灯光闪烁不定。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感到痛苦,但是自然界却已经开始显露出秋天的迹象。在月光下,作者洗涤着清凉的水,梳理着已经发白的头发。然而,作为一个夜晚的客人,他仍然要束起衣带,前去拜访贵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夏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情和自然的感慨。夏天的炎热让人们感到苦闷,但是自然界却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迎来秋天的到来。月光下的清凉水和白发梳理的动作,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的亲近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身份的转变,他作为一个夜晚的客人,仍然要整理自己的仪容,前去拜访贵族。这种转变暗示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于人生境遇的思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于夏夜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人情和自然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和人生境遇的思考。
“束带谒公侯”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iù yuè shí bā rì yè dà shǔ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lǎo liǔ tiáo táng zào, huāng tíng yì yào liú.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rén qíng zhèng kǔ shǔ, wù zěn yǐ jīng qiū.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yuè xià zhuó hán shuǐ, fēng qián shū bái tóu.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rú hé yè bàn kè, shù dài yè gōng hóu.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束带谒公侯”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