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变椹色服”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归变椹色服”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送良玉人上还昆山》,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uī biàn shèn sè fú,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

“归变椹色服”全诗

《送良玉人上还昆山》
宋代   梅尧臣
来衣茶色袍,归变椹色服
孙舟洞庭去,落日松江宿。
水烟晦琴徽,山月上岩屋。
野童遥相迎,风叶鸣橡槲。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良玉人上还昆山》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良玉人上还昆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来衣茶色袍,归变椹色服。
穿着茶色的袍子来到,归去时换上椹色的服装。
孙舟洞庭去,落日松江宿。
孙舟乘船去洞庭湖,夕阳下宿在松江。
水烟晦琴徽,山月上岩屋。
水雾笼罩着琴弦,山月照在岩屋上。
野童遥相迎,风叶鸣橡槲。
野童从远处迎接,风吹树叶橡树和槲树发出声音。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送别良玉人的场景。诗人以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衣着的变化、船行的景象、水烟笼罩的琴弦、山月照射的岩屋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诗中的孙舟洞庭和落日松江是具体的地点,给人一种远行归来的感觉。

诗词中的“茶色袍”和“椹色服”是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达离别和归来的情感。茶色象征着离别时的忧伤和无奈,而椹色则表示归来时的欣喜和喜悦。

最后两句诗以自然景色和孩童的形象作为点睛之笔。水烟晦暗了琴弦,山月照亮了岩屋,形容了离别时的忧愁和归来时的欢喜。野童远远地迎接,风吹动树叶,给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生动活泼的气息。

整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色彩的运用,传递出了作者对别离和归乡的复杂情感的表达,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归变椹色服”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liáng yù rén shàng hái kūn shān
送良玉人上还昆山

lái yī chá sè páo, guī biàn shèn sè fú.
来衣茶色袍,归变椹色服。
sūn zhōu dòng tíng qù, luò rì sōng jiāng sù.
孙舟洞庭去,落日松江宿。
shuǐ yān huì qín huī, shān yuè shàng yán wū.
水烟晦琴徽,山月上岩屋。
yě tóng yáo xiāng yíng, fēng yè míng xiàng hú.
野童遥相迎,风叶鸣橡槲。

“归变椹色服”平仄韵脚

拼音:guī biàn shèn sè fú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一屋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归变椹色服”的相关诗句

“归变椹色服”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归变椹色服”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归变椹色服”出自梅尧臣的 《送良玉人上还昆山》,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