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非昭烈贤”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向非昭烈贤”出自明代杨基的《感怀(十四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àng fēi zhāo liè xiá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向非昭烈贤”全诗

《感怀(十四首)》
明代   杨基
邓禹南阳来,仗策归光武。
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
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
孙曹与更始,未可同日语。
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
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
¤

分类:

作者简介(杨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感怀(十四首)》杨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感怀(十四首)》是明代杨基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历史人物的形象和事迹,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景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译文:
邓禹南阳来,仗策归光武。
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
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
孙曹与更始,未可同日语。
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
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几个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佩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首先,邓禹和光武是两位具有杰出才能的历史人物,邓禹虽然来自南阳,但他的才干使得光武得以重回中原,建立东汉王朝。孔明则是指诸葛亮,他虽然才华出众,但却选择隐居在隆中,并未立即效力于当时的主公。这里表现了孔明高尚的品质和对事业的忠诚。

诗中提到“英雄各有见”,表明每个英雄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立场,无需过多纠结于他们的出身和来历。孙曹与更始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孙权、曹操和新朝的更始帝,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势力和立场,彼此之间的交锋和矛盾是历史的必然。诗人认为他们的事迹和言论不可同日而语,意味着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不能相提并论。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非昭烈贤”,指的是刘备。刘备曾三次拜访孔明,表现出了他对智者的敬重和对国家利益的追求。然而,诗人认为刘备并非真正的昭烈贤君,因为他在第一次拜访时并没有立即任用孔明,而是经过了三次拜访才最终信任他。这表明诗人对于君子应该具备明辨时势的能力,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

最后一句“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表达了诗人对于君子的期望。君子应当认清时势的发展,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明智的判断,同时要保持自己的纯洁和高尚品德,守身如处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点题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景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寄托了对于君子品质的赞美和期许。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向非昭烈贤”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ǎn huái shí sì shǒu
感怀(十四首)

dèng yǔ nán yáng lái, zhàng cè guī guāng wǔ.
邓禹南阳来,仗策归光武。
kǒng míng wò lóng zhōng, bù jí shì xiān zhǔ.
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
yīng xióng gè yǒu jiàn, hé bì wèn chū chù.
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
sūn cáo yǔ gēng shǐ, wèi kě tóng rì yǔ.
孙曹与更始,未可同日语。
xiàng fēi zhāo liè xián, sān gù yóu wèi xǔ.
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
jūn zǐ dāng shí shí, shǒu shēn rú chǔ nǚ.
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
¤

“向非昭烈贤”平仄韵脚

拼音:xiàng fēi zhāo liè xián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向非昭烈贤”的相关诗句

“向非昭烈贤”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向非昭烈贤”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向非昭烈贤”出自杨基的 《感怀(十四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