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践何足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历践何足数”全诗
义不惜骸骨,愧无罔君父。
挂冠复挂冠,求去再求去。
至原诚遂心,燕笑乐畎亩。
分类:
作者简介(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山居杂诗九十首》曹勋 翻译、赏析和诗意
《山居杂诗九十首》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山居中的心境和感慨。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我已将近八十岁,经历了无数的岁月。
我为了正义不惜自己的骸骨,却惭愧无法像君父那样辉煌。
我曾戴上官冠,又摘下官冠,追求离去,又追求再离去。
直到回归本真,真心实意地过上了燕山般快乐的田园生活。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山居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的思考。作者已经年近八旬,回首往事,意识到自己曾经为了正义而奋斗,却无法达到君父的伟大成就,产生了愧疚之情。他通过挂冠和求去的动作,象征着放下功名利禄,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返璞归真。最终,他在山居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快乐。
赏析:
《山居杂诗九十首》是曹勋晚年的作品,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山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官冠和追求离去的动作,反映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对自由、本真的渴望。通过山居生活,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体验到了田园生活的快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价值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示了对功成名就和个人追求的反思。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被社会的功利和名利所束缚,而曹勋在晚年选择了返璞归真,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满足。通过山居的生活,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安宁和快乐,这种心态和境界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追求内心自由和返璞归真的渴望。它展示了一种超越功名利禄的心灵境界,对于现代社会中追求快乐和内心平静的人们,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历践何足数”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ān jū zá shī jiǔ shí shǒu
山居杂诗九十首
wú nián jiāng bā shí, lì jiàn hé zú shù.
吾年将八十,历践何足数。
yì bù xī hái gǔ, kuì wú wǎng jūn fù.
义不惜骸骨,愧无罔君父。
guà guān fù guà guān, qiú qù zài qiú qù.
挂冠复挂冠,求去再求去。
zhì yuán chéng suì xīn, yàn xiào lè quǎn mǔ.
至原诚遂心,燕笑乐畎亩。
“历践何足数”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仄韵) 去声七遇 (仄韵) 入声三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