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花开上石眠床”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葛花开上石眠床”全诗
水近洞门云气湿,葛花开上石眠床。
分类:
作者简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初夏三首》王镃 翻译、赏析和诗意
《初夏三首》是宋代王镃的一首诗词,描述了初夏时节的景象。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竹鸡在雨中啼叫,隔着林塘的距离。
四月山深,梅花还未开放。
水靠近洞门,云气湿润。
葛花盛开在石制的眠床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竹鸡的啼叫和雨声交织在一起,穿透了林塘的距离,给人们带来了丰沛的自然声音。尽管四月已至,山中却依然笼罩着浓郁的青翠,梅花还未开放,展示了大自然的生命力与节奏。洞门附近的水气与云雾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湿润的感觉,仿佛大自然与人类的界限模糊了。而石制的眠床上盛开的葛花,更是初夏的象征,给人一种宁静、舒适和美好的感受。
赏析:
《初夏三首》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通过描写自然元素和生活场景,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人运用富有音乐感的诗句,表达了对初夏时节的深情。竹鸡的啼叫和雨声在诗中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同时,描绘山深梅未开的景象,传递了一种期待和希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尾巴和夏天的临近。水近洞门、葛花开在石眠床上的描写,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的交融,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描绘细腻的景象和富有音乐感的语言,展示了王镃对初夏时节的独特感受。这首诗以其简约而深入的描写方式,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诗意和美感的初夏世界,让人产生共鸣并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葛花开上石眠床”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ū xià sān shǒu
初夏三首
zhú jī tí yǔ gé lín táng, sì yuè shān shēn méi wèi huáng.
竹鸡啼雨隔林塘,四月山深梅未黄。
shuǐ jìn dòng mén yún qì shī, gé huā kāi shàng shí mián chuáng.
水近洞门云气湿,葛花开上石眠床。
“葛花开上石眠床”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