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仰曾攀处”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共仰曾攀处”全诗
不失迁莺侣,因成贺燕群。
池台晴间雪,冠盖暮和云。
共仰曾攀处,年深桂尚熏。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子》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子》。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与同年诸位一同祝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共宴在萧尚书的亭子上。
庆贺新卿的升官典礼,聚集了许多盛客,大家纷纷征集文稿。
不会失去迁徙的莺儿作伴,因此成为贺燕的群体。
池塘和亭台在晴朗的天空下如同白雪一般明亮,华冠和华盖在傍晚和云彩融和。
一同仰望过往曾攀爬的地方,岁月久远了,但桂花的香气依旧浓郁。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白居易与同年的诸位一起庆贺某位官员升官的场景。宴会上聚集了许多嘉宾,大家纷纷征集文稿以表达对新官的祝贺。诗人通过描绘莺儿和燕子的形象,表达了友谊和团结的意义。他将亭台和池塘与自然景物相联系,赋予了宴会场景更加美好的意象。最后,诗人回忆过去攀爬的地方,表达了对岁月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宴会场景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过往的回忆,表达了友谊和岁月的变迁。诗人运用华丽的修辞手法,如"池台晴间雪"和"冠盖暮和云",将宴会的场景描绘得生动而美好。同时,诗人通过莺儿和燕子的形象,强调了友谊和团结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回忆过去攀爬的地方和桂花的香气,诗人表达了对岁月的感慨和对珍贵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宴会场景和自然景物,以及对过往的回忆,表达了友谊、团结和岁月变迁的主题,展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细腻的感受和对宴会的美好寄托。
“共仰曾攀处”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ǔ zhū tóng nián hè zuò zhǔ shì láng xīn bài tài cháng, tóng yàn xiāo shàng shū tíng zi
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子
chǒng xīn qīng diǎn lǐ, huì shèng kè zhēng wén.
宠新卿典礼,会盛客征文。
bù shī qiān yīng lǚ, yīn chéng hè yàn qún.
不失迁莺侣,因成贺燕群。
chí tái qíng jiān xuě, guān gài mù hé yún.
池台晴间雪,冠盖暮和云。
gòng yǎng céng pān chù, nián shēn guì shàng xūn.
共仰曾攀处,年深桂尚熏。
“共仰曾攀处”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