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头未必知心法”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剃头未必知心法”出自唐代韦蟾的《题僧壁》,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ì tóu wèi bì zhī xīn fǎ,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剃头未必知心法”全诗
《题僧壁》
一竹横檐挂净巾,灶无烟火地无尘。
剃头未必知心法,要且闲于名利人。
剃头未必知心法,要且闲于名利人。
分类:
作者简介(韦蟾)
韦蟾 [唐](公元?年至八七三年左右)字隐珪,下杜(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大中七年登进士及第,辟徐商襄阳掌书记。咸通中,历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刑部侍郎。乾符初,出为鄂岳观察使。咸通末,终尚书左丞。其在襄阳与徐商等唱和诗编为《汉上题襟集》,已佚。《生平事迹见《翰苑群书》卷上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记》、《旧唐书》卷一八九、《唐诗纪事》卷五八。蟾所作诗,《全唐诗》今存十首。
《题僧壁》韦蟾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文译文:《题僧壁》
竹院壁上横挂着净巾,
灶无烟火,地面无尘。
剃头未必能了解心法,
所需更是远离名利之人。
诗意:这首诗写道的是一位僧壁(出家为僧的士人)所遵守的清净和超脱之道。他身处竹院中,壁上挂着洁净的巾,寓意着他的生活清净无染。他的灶未生烟火,地上无尘,象征着他的心灵纯净。然而,诗中提到剃度出家并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心法,这需要更多地远离名利之人,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题壁僧的生活场景,通过寥寥数语,传达了作者对清净和心灵超脱的理念。诗中的竹院、横挂的净巾、无烟火的灶、无尘的地面等细节都表现了生活的简朴和清净。同时,诗中提到剃度出家并不能真正理解心法,这暗示了要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需要更多的修行和远离外界的诱惑。整首诗意深远,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哲理,让人思考生活的真谛。
“剃头未必知心法”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í sēng bì
题僧壁
yī zhú héng yán guà jìng jīn, zào wú yān huǒ dì wú chén.
一竹横檐挂净巾,灶无烟火地无尘。
tì tóu wèi bì zhī xīn fǎ, yào qiě xián yú míng lì rén.
剃头未必知心法,要且闲于名利人。
“剃头未必知心法”平仄韵脚
拼音:tì tóu wèi bì zhī xīn fǎ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七洽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七洽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剃头未必知心法”的相关诗句
“剃头未必知心法”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剃头未必知心法”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剃头未必知心法”出自韦蟾的 《题僧壁》,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