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亭畔多芳草”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琵琶亭畔多芳草”出自宋代辛弃疾的《玉楼春(有自九江以石中作观音像持送者,因以词赋之)》,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í pá tíng pàn duō fāng cǎo,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琵琶亭畔多芳草”全诗

《玉楼春(有自九江以石中作观音像持送者,因以词赋之)》
宋代   辛弃疾
琵琶亭畔多芳草
时对香炉峰一笑。
偶然重傍玉溪东,不是白头谁觉老。
普陀大士神通妙。
影入石头光了了。
看来持献可无言,长似慈悲颜色好。

分类: 玉楼春

作者简介(辛弃疾)

辛弃疾头像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玉楼春(有自九江以石中作观音像持送者,因以词赋之)》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玉楼春(有自九江以石中作观音像持送者,因以词赋之)》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琵琶亭畔多芳草。
时对香炉峰一笑。
偶然重傍玉溪东,
不是白头谁觉老。
普陀大士神通妙,
影入石头光了了。
看来持献可无言,
长似慈悲颜色好。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幅景象,诗人辛弃疾以玉楼春为背景,描绘了琵琶亭旁盛开的芳草和香炉峰。诗人在这美景之下,偶然重游玉溪东岸,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说自己并不觉得自己老去,把白发归因于谁呢?接下来,诗人赞美了普陀山的大士观音,称她的神通妙用,形容她的形象如影入石头一般清晰。最后,诗人说看着观音的样子,就像她在持献,慈悲的颜色如此美好。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自然景色为开端,通过描绘琵琶亭旁的芳草和香炉峰,诗人创造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接下来,诗人通过自己的游历和感慨,将注意力转向了人生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他以自然景物为对比,表达了对自己变老的无奈和对时间的感叹。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注意力转移到普陀山的大士观音上。他以神通妙用赞美观音的超凡能力,并形容她的形象如影入石头一般光彩夺目。最后,诗人通过观音的形象,表达了善良慈悲的特质,称赞她的颜色美好。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与人生哲思相结合,通过描绘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慈悲善良品质的赞美。这首诗词融合了自然景观、人生哲思和宗教信仰,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诗意和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琵琶亭畔多芳草”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ù lóu chūn yǒu zì jiǔ jiāng yǐ shí zhōng zuò guān yīn xiàng chí sòng zhě, yīn yǐ cí fù zhī
玉楼春(有自九江以石中作观音像持送者,因以词赋之)

pí pá tíng pàn duō fāng cǎo.
琵琶亭畔多芳草。
shí duì xiāng lú fēng yī xiào.
时对香炉峰一笑。
ǒu rán zhòng bàng yù xī dōng, bú shì bái tóu shuí jué lǎo.
偶然重傍玉溪东,不是白头谁觉老。
pǔ tuó dà shì shén tōng miào.
普陀大士神通妙。
yǐng rù shí tou guāng liǎo liǎo.
影入石头光了了。
kàn lái chí xiàn kě wú yán, zhǎng shì cí bēi yán sè hǎo.
看来持献可无言,长似慈悲颜色好。

“琵琶亭畔多芳草”平仄韵脚

拼音:pí pá tíng pàn duō fāng cǎo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九皓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琵琶亭畔多芳草”的相关诗句

“琵琶亭畔多芳草”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琵琶亭畔多芳草”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琵琶亭畔多芳草”出自辛弃疾的 《玉楼春(有自九江以石中作观音像持送者,因以词赋之)》,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