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望亭》 苏轼

宋代   苏轼
颓垣破础没柴荆,故老犹言短李亭。
敢请使君重起废,落霞孤骛换新铭。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四望亭》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四望亭》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颓垣破础没柴荆,
故老犹言短李亭。
敢请使君重起废,
落霞孤骛换新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四望亭的景象,四望亭是位于苏州的一座古亭。亭子已经年久失修,墙垣已经破败不堪,木柴已经用尽。当地的老人们仍然提到这座短命的李亭。诗人表达了愿意请使君(指官吏)重新修复这个被废弃的亭子的决心,并希望能够在落霞的时候,用新的铭文来重新标示这座亭子。

赏析:
苏轼在这首诗中通过描写四望亭的破败景象,表达了对古迹的珍视和修复的愿望。诗中的"颓垣破础没柴荆"形象地描绘了亭子破旧的状况,墙垣倒塌,柴草已经用尽。"故老犹言短李亭"表明即使亭子已经废弃多年,老一辈的人仍然记得它的存在,并称之为"短命的李亭",暗示着它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表达了自己愿意请官吏重修亭子的决心。他称自己为"使君",表明他希望能够承担起修复亭子的责任。"落霞孤骛换新铭"意味着诗人希望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为这座亭子刻上新的铭文,以表明它的重要性和存在。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亭子的景象,表达了对古迹的敬重和修复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这首诗,苏轼传达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展现了他对古迹的热爱和关怀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四望亭》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sì wàng tíng
四望亭

tuí yuán pò chǔ méi chái jīng, gù lǎo yóu yán duǎn lǐ tíng.
颓垣破础没柴荆,故老犹言短李亭。
gǎn qǐng shǐ jūn zhòng qǐ fèi, luò xiá gū wù huàn xīn míng.
敢请使君重起废,落霞孤骛换新铭。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四望亭》专题为您介绍四望亭古诗,四望亭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苏轼著名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江城子·密州出猎》 《题西林壁》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蝶恋花·春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前赤壁赋》

您也许还喜欢

《送惠州押监》苏轼 《太白词》苏轼 《太白词》苏轼 《太白词》苏轼 《太白词》苏轼 《太白词》苏轼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苏轼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苏轼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苏轼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