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书》 苏轼

宋代   苏轼
五言七言正儿戏,三行两行亦偶尔。
我性不饮只解醉,正如春风弄群卉。
四十年来同幻事,老去何须别愚智。
古人不住亦不灭,我今不作亦不止。
寄语悠悠世上人,浪生浪死一埃尘。
洗墨无池笔无冢,聊尔作戏悦我神。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戏书》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戏书》是苏轼的一首诗词,它以戏谑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艺术的看法。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言七言正儿戏,
三行两行亦偶尔。
我性不饮只解醉,
正如春风弄群卉。
四十年来同幻事,
老去何须别愚智。
古人不住亦不灭,
我今不作亦不止。
寄语悠悠世上人,
浪生浪死一埃尘。
洗墨无池笔无冢,
聊尔作戏悦我神。

诗意:
这首诗词以幽默调侃的方式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和艺术的态度。诗人通过戏谑的语言,暗示了人生就像一场戏,不论是五言诗还是七言诗,抑或是三行诗、两行诗,都只是一时的儿戏而已。诗人自称不爱喝酒,但喜欢陶醉于艺术之中,就像春风轻柔地摇曳花草一样。诗人认为自己四十年来一直在幻想之中度过,老去之后也不必分别愚笨和聪明。古代的伟大艺术家虽然已经过世,但他们的作品仍然存在,而我今天不再写作,但艺术之火并不会熄灭。

赏析:
《戏书》这首诗词的特点是以戏谑的口吻表达深刻的思考和观察。诗人将人生比喻为戏剧,表示人生中的种种追求和争执都只是一时的儿戏,不值得过分认真。诗中的"五言七言"和"三行两行"指的是不同的诗体形式,意味着不同的文学表现形式都只是表面的装饰,诗人并不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诗人声称自己不爱喝酒,但喜欢陶醉于艺术之中,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诗人认为自己四十年来一直在幻想之中度过,暗示了他对人生的幻灭感和对艺术的追求。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后人的寄语,认为人生如同浪花一样短暂,但作为艺术家,他的创作将永不停歇。

整体上,《戏书》这首诗词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艺术的看法,以及对后人的寄语。它既有深刻的思考,又具有诗人独特的幽默风格,是苏轼诗歌创作中的一颗瑰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戏书》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xì shū
戏书

wǔ yán qī yán zhèng ér xì, sān xíng liǎng xíng yì ǒu ěr.
五言七言正儿戏,三行两行亦偶尔。
wǒ xìng bù yǐn zhǐ jiě zuì, zhèng rú chūn fēng nòng qún huì.
我性不饮只解醉,正如春风弄群卉。
sì shí nián lái tóng huàn shì, lǎo qù hé xū bié yú zhì.
四十年来同幻事,老去何须别愚智。
gǔ rén bú zhù yì bù miè, wǒ jīn bù zuò yì bù zhǐ.
古人不住亦不灭,我今不作亦不止。
jì yǔ yōu yōu shì shàng rén, làng shēng làng sǐ yī āi chén.
寄语悠悠世上人,浪生浪死一埃尘。
xǐ mò wú chí bǐ wú zhǒng, liáo ěr zuò xì yuè wǒ shén.
洗墨无池笔无冢,聊尔作戏悦我神。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戏书》专题为您介绍戏书古诗,戏书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苏轼著名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江城子·密州出猎》 《题西林壁》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蝶恋花·春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前赤壁赋》

您也许还喜欢

《谢人见和前篇二首》苏轼 《新葺小园二首》苏轼 《新葺小园二首》苏轼 《夜梦》苏轼 《予前後守、倅余杭,凡五年·夏秋之间,蒸热》苏轼 《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苏轼 《元修菜》苏轼 《枣》苏轼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二首》苏轼 《醉题信夫方丈》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