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 崔峒

唐代   崔峒
石林高几许,金刹在中峰。
白日空山梵,清霜后夜钟。
竹窗回翠壁,苔径入寒松。
幸接无生法,疑心怯所从。
分类:

《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崔峒 翻译、赏析和诗意

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

石林高几许,金刹在中峰。
白日空山梵,清霜后夜钟。
竹窗回翠壁,苔径入寒松。
幸接无生法,疑心怯所从。

译文:
我在禅智寺上方的演大师院里过夜,
高耸的石林,有多高呢?金刹在中峰。
白天看不到山的形态,仿佛天空只有禅室的钟声。
清晨的霜后,又传来了夜晚的钟声。
竹窗反射翠绿色的墙壁,苔石小径通往寒松之中。
幸运地听到了无生的法意,但心中还是有些犹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禅室里度过的一夜。整个禅室被高耸的石林环绕,中峰上有一座金刹。作者感受到禅室的宁静,仿佛白天时空山不复存在,只有禅室的钟声回荡在天空中。清晨的霜后,夜晚的钟声再次响起,如同暗示人们禅室的宁静。窗外的竹子倒映在翠绿色的墙壁上,苔石小径通向寒松之中。作者幸运地接受到了无生的法意,但内心仍有些犹豫。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描写手法,表达了作者在禅室中的一夜体验。通过描绘禅室周围的景物,如石林、中峰、竹窗等,展现了禅室的宁静和纯净。作者通过禅室的环境,抒发出对无生法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还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犹豫和怯懦,展示了人在修行中面临的心理挣扎。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和内心的抒发,与读者分享了作者在禅室中的感受,让人感受到了禅室的宁静与祥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崔峒 拼音读音参考

sù chán zhì sì shàng fāng yǎn dà shī yuàn
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

shí lín gāo jǐ xǔ, jīn shā zài zhōng fēng.
石林高几许,金刹在中峰。
bái rì kōng shān fàn, qīng shuāng hòu yè zhōng.
白日空山梵,清霜后夜钟。
zhú chuāng huí cuì bì, tái jìng rù hán sōng.
竹窗回翠壁,苔径入寒松。
xìng jiē wú shēng fǎ, yí xīn qiè suǒ cóng.
幸接无生法,疑心怯所从。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专题为您介绍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古诗,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崔峒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崔峒著名诗词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送冯八将军奏事毕归滑台幕府》 《武康郭外望许纬先生山居》 《清江曲内一绝(折腰体)》 《送贺兰广赴选》 《题兰若》 《送皇甫冉往白田》 《越中送王使君赴江华》 《送王侍御佐婺州(作郎士元: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 《送韦八少府判官归东京》 《赠元秘书》 《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

您也许还喜欢

《题空山人石室》崔峒 《登蒋山开善寺(一作李嘉祐诗)》崔峒 《题崇福寺禅院》崔峒 《秋晚送丹徒许明府赴上国,因寄江南故人》崔峒 《送薛仲方归扬州》崔峒 《送韦员外还京》崔峒 《润州送友人》崔峒 《送张芬东归》崔峒 《送苏修游上饶》崔峒 《送陆明府之盱眙》崔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