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 权德舆

唐代   权德舆
石路泉流两寺分,寻常钟磬隔山闻。
山僧半在中峰住,共占青峦与白云。
分类:

作者简介(权德舆)

权德舆头像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权德舆 翻译、赏析和诗意

《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石路泉流两寺分,
寻常钟磬隔山闻。
山僧半在中峰住,
共占青峦与白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两座寺庙的景象。石路蜿蜒而过,泉水在两座寺庙之间流淌,寺庙之间的距离使得平日里的钟声和磬声从山那边传来。山中的僧侣们大部分住在中峰,与青山和白云为伴,共享这片自然美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两座寺庙的景色和僧侣的生活。通过石路和泉水的描绘,展现了两座寺庙之间的分离和连接。虽然钟声和磬声相隔山峰传来,但这种寻常的声音在山间回荡,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诗中提到的山僧半在中峰住,表明他们在这片山中的中央峰顶找到了自己的居所,与周围的青山和白云相伴。这种生活方式使他们能够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宁静与美景。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传递了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意境。作者通过描绘山水和寺庙,表达了对自然和宗教生活的赞美。诗词中的静谧景象和僧侣们的生活态度,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对繁忙世俗生活的反思和追求内心宁静的表达。这首诗以简洁、清新的笔触展示了自然山水与人文宗教的和谐共生,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俗的感受,引发读者对山水禅境的向往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权德舆 拼音读音参考

xì zèng tiān zhú líng yǐn èr sì sì zhǔ
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

shí lù quán liú liǎng sì fēn, xún cháng zhōng qìng gé shān wén.
石路泉流两寺分,寻常钟磬隔山闻。
shān sēng bàn zài zhōng fēng zhù, gòng zhàn qīng luán yǔ bái yún.
山僧半在中峰住,共占青峦与白云。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专题为您介绍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古诗,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权德舆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权德舆著名诗词

《玉台体》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星名诗》 《江城夜泊寄所思》 《七夕》 《月夜江行/旅次江亭》 《卦名诗》 《数名诗》 《夜》 《杂言同用离骚体送张评事襄阳觐省》

您也许还喜欢

《赠广通上人》权德舆 《赠老将》权德舆 《戏赠表兄崔秀才》权德舆 《醉后戏赠苏九翛(苏常好读元鲁山文或劝入关者故戏之)》权德舆 《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权德舆 《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权德舆 《送密秀才吏部驳放后归蜀,应崔大理序》权德舆 《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净字)》权德舆 《人日送房二十六侍御归越》权德舆 《送张阁老中丞持节册吊回鹘》权德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