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练定祥符听法》 晁补之

宋代   晁补之
弥天一滴水,何处是曹溪。
若作声来解,还成瞪发迷。
白云遮刹远,翠竹向檐低。
是物元非物,庄周未可齐。
分类:

作者简介(晁补之)

晁补之头像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次韵练定祥符听法》晁补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练定祥符听法》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弥天一滴水,何处是曹溪。
若作声来解,还成瞪发迷。
白云遮刹远,翠竹向檐低。
是物元非物,庄周未可齐。

诗意:
这首诗以弥天一滴水和曹溪为引子,探讨了音乐的奥妙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提出了一系列反思,表达了对人类存在与宇宙间相互影响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复杂的哲学问题。以下是对每句的赏析:

- "弥天一滴水,何处是曹溪":诗人通过对宇宙和一个小水滴的对比,强调了宇宙的辽阔和人类智慧的微小。曹溪是指禅宗的发源地,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追问禅宗的真正所在,寻求内心的安宁与智慧。

- "若作声来解,还成瞪发迷":这句话暗示了通过声音来解决问题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混乱和困扰。瞪发迷是一个形容词词组,意味着迷惑和困扰。

- "白云遮刹远,翠竹向檐低":这句话描绘了远方的佛寺被飘过的白云遮盖,而翠竹则低垂向房檐。这种景象传达了人与佛法之间的距离和隔阂,也让人思考世俗与超脱的关系。

- "是物元非物,庄周未可齐":这句话涉及哲学家庄子的思想,表达了对物质与非物质世界的讨论。诗人认为物质世界和非物质世界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区别,暗示了人类理解宇宙的限制。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语言,探讨了宇宙、人类存在和智慧之间的关系。它引发了读者对禅宗、哲学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晁补之对于人类与宇宙之间永恒问题的独特见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练定祥符听法》晁补之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liàn dìng xiáng fú tīng fǎ
次韵练定祥符听法

mí tiān yī dī shuǐ, hé chǔ shì cáo xī.
弥天一滴水,何处是曹溪。
ruò zuò shēng lái jiě, hái chéng dèng fā mí.
若作声来解,还成瞪发迷。
bái yún zhē shā yuǎn, cuì zhú xiàng yán dī.
白云遮刹远,翠竹向檐低。
shì wù yuán fēi wù, zhuāng zhōu wèi kě qí.
是物元非物,庄周未可齐。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练定祥符听法》专题为您介绍次韵练定祥符听法古诗,次韵练定祥符听法晁补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晁补之著名诗词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摸鱼儿·东皋寓居》 《盐角儿·亳社观梅》 《少年游》 《忆少年(别历下)》 《失调名》 《水龙吟·次歆林圣予惜春》 《临江仙·信州作》 《金凤钩·送春》 《临江仙·春景》 《凤凰台上忆吹箫》 《御街行》

您也许还喜欢

《次韵鲁直谢李右丞送茶》晁补之 《次韵阎秀才汉臣食兔》晁补之 《次韵袁畴耕道见贻》晁补之 《邓御夫秀才为窟室戏题》晁补之 《返迷辞》晁补之 《复用前韵并答鲁直明略且道见招不能往》晁补之 《复用前韵呈明略鸡肋集卷十四》晁补之 《复用前韵答十五叔父任城相会见和诗任城有李》晁补之 《复用前韵答唐公唐公有一日纸贵传都城之句且》晁补之 《赴齐道中》晁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