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继先赴山阴路钤》 陈傅良

宋代   陈傅良
胡髯白尽犹强饭,髀肉添多未跨鞍。
不向胡沙亲矢石,却来桥冢护衣冠。
归舟自此长相背,荐墨于今尚未乾。
只恐燕然他日事,独无名字可同刊。
分类:

《送曾继先赴山阴路钤》陈傅良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曾继先赴山阴路钤》是宋代陈傅良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胡髯白尽犹强饭,
髀肉添多未跨鞍。
不向胡沙亲矢石,
却来桥冢护衣冠。
归舟自此长相背,
荐墨于今尚未乾。
只恐燕然他日事,
独无名字可同刊。

译文:
胡须已经白得几乎没有剩余的颜色,但他的胃口依然旺盛,
腰身上的肉增加了不少,但还没有骑马的胆量。
他不愿亲近战乱的胡沙地,却来到桥上的坟冢保全自己的尊严。
从此以后,他的船只将与我渐行渐远,
他荐上的墨迹至今还没有干透。
我只担心将来的事情,
独自无法与他共同刊登名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忠诚而孤独的人物形象。诗人送别曾继先(曾继先应是一个朋友或同事),描述了他的胡须已经白得几乎没有剩余的颜色,但他的胃口依然旺盛,这表现了他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保持着坚强的生命力。但他的腰身上的肉增加了不少,却没有勇气骑马,这暗示着他在年岁渐长之际,逐渐失去了曾经的勇敢和冒险的精神。

诗中的“胡沙”指的是边塞的沙漠地带,象征着战乱和危险。曾继先选择不亲近这片战乱的土地,而是来到桥上的坟冢,保全自己的衣冠和尊严。这表明他更注重内心的品格和道义,不愿卷入纷争之中。

诗人描述了曾继先离开后的情景,他们的船只将逐渐远离,彼此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诗人提到曾继先荐上的墨迹至今还没有干透,暗示他的才华和精神仍然留存在世间,没有被岁月所消磨。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曾继先的担心和忧虑,他担心将来的事情,担心曾继先会面临困境和挑战,而自己却无法与他共同面对。独自无法与他共同刊登名字,象征着无法与他共同承担荣誉和责任。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忠诚、孤独和担忧的情感,通过描绘一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对友谊、责任和尊严的思考与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曾继先赴山阴路钤》陈傅良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céng jì xiān fù shān yīn lù qián
送曾继先赴山阴路钤

hú rán bái jǐn yóu qiáng fàn, bì ròu tiān duō wèi kuà ān.
胡髯白尽犹强饭,髀肉添多未跨鞍。
bù xiàng hú shā qīn shǐ shí, què lái qiáo zhǒng hù yì guān.
不向胡沙亲矢石,却来桥冢护衣冠。
guī zhōu zì cǐ zhǎng xiàng bèi, jiàn mò yú jīn shàng wèi gān.
归舟自此长相背,荐墨于今尚未乾。
zhǐ kǒng yàn rán tā rì shì, dú wú míng zì kě tóng kān.
只恐燕然他日事,独无名字可同刊。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曾继先赴山阴路钤》专题为您介绍送曾继先赴山阴路钤古诗,送曾继先赴山阴路钤陈傅良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陈傅良著名诗词

《重阳日寄瑞安留宰留宰以是日宴新第人并见招》 《赵帅复赋诗来用韵酬之》 《赠东阳吕望孙周登二武士》 《游丁次翁筼簹园期次翁不至》 《咏梅分韵得蕊字》 《移花》 《新昌咏归》 《戏题止斋丛石》 《戊午寿国举兄》 《晚移舟塘次值风而回华叟兄有诗次韵》 《挽吴明可给事》 《挽吴明可给事》

您也许还喜欢

《潭师潘德鄜生辰》陈傅良 《题范秀才万卷堂》陈傅良 《题耒阳黄宰诗卷》陈傅良 《题瑞安宰朱元成乃祖云壑庄图》陈傅良 《题仙岩梅雨潭》陈傅良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陈傅良 《挽楼朝奉》陈傅良 《挽楼朝奉》陈傅良 《挽尤延之尚书》陈傅良 《挽尤延之尚书》陈傅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