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吞蝗》 吴兢

唐代   吴兢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
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分类: 初中文言文忧国忧民故事

作者简介(吴兢)

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唐朝著名史学家,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耿直敢于犯颜直谏,政治上颇有献替,他的直言敢谏,不愧为一代诤臣。

唐太宗吞蝗翻译及注释

翻译
  贞观二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四起。唐太宗进入园子看粮食(损失情况),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捉了几只念念有词道:“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对百姓有害。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身上),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将要吞下去。周围的人忙劝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说道:“我真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说完)马上就把它吞了。

注释
1、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贞观为唐太宗年号。
2、京师:京城,国都、长安。
3、苑:古代帝王游玩、打猎和躬耕的园林。
4、掇:抓取。
5、予:唐太宗自称。
6、遽:马上。
7、谏:委婉地规劝。
8、朕:皇帝自称。
9、躬:身体。
10、冀:希望。
11、是:这(是)。
12、蚀:吞下。
13、遂:立刻
14、予一人:古代帝王自称。
15、咒:批评
16、作:起,兴起
17、其:如果
18、食:吃
19、谏:谏人
20、过:罪过

唐太宗吞蝗简析

  本文叙述了唐太宗在蝗灾爆发后,吞食蝗虫的故事。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唐太宗见到蝗虫后咒骂蝗虫与百姓夺食,“是害于百姓”,可见他首先想到的是人民,忧虑的是民生。人后又说:“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言语之中流露出一个心怀子民的帝王甘愿为人民承担责任的勇气。当左右劝止他吃蝗虫时,他说:“所冀移灾朕躬,何疾避之?”进一步表现了唐太宗愿为人民承载灾难的勇气和坚决消灭蝗虫的决心。

《唐太宗吞蝗》吴兢 拼音读音参考

táng tài zōng tūn huáng
唐太宗吞蝗

guān èr nián, jīng shī hàn, huáng chóng dà qǐ.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
tài zōng rù yuàn shì hé, jiàn huáng chóng, duō shù méi ér yuē:" rén yǐ gǔ wéi mìng, ér rǔ shí zhī, shì hài yú bǎi xìng.
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
bǎi xìng yǒu guò, zài yǔ yī rén.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ěr qí yǒu líng, dàn dāng shí wǒ xīn, wú hài bǎi xìng.
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 jiāng tūn zhī, zuǒ yòu jù jiàn yuē:" kǒng chéng jí, bù kě!" tài zōng:" suǒ jì yí zāi zhèn gōng, hé jí zhī bì!" suì tūn zhī.
”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唐太宗吞蝗》专题为您介绍唐太宗吞蝗古诗,唐太宗吞蝗吴兢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吴兢著名诗词

《唐太宗吞蝗》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

您也许还喜欢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左丘明 《不怕鬼/曹司农竹虚言》纪昀 《不识自家》佚名 《二鹊救友》佚名 《论诗三十首·其一》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其二》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其三》元好问 《纥干狐尾》佚名 《韩琦大度》佚名 《红毛毡》蒲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