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前绿浸裙”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天目山前绿浸裙”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孙莘老七绝》,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iān mù shān qián lǜ jìn qú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天目山前绿浸裙”全诗

《赠孙莘老七绝》
宋代   苏轼
天目山前绿浸裙,碧澜堂上看衔舻。
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湖。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赠孙莘老七绝》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赠孙莘老七绝》是苏轼所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天目山前观赏景色的情景。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天目山前绿浸裙,
碧澜堂上看衔舻。
作堤捍水非吾事,
闲送苕溪入太湖。

这首诗词的意境是以山水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活的闲适态度。

诗词的赏析如下:

首句“天目山前绿浸裙”,以山水景色描绘开篇,天目山是苏轼所在的地方,绿浸裙意指山脚下的一片绿色,形容山势险峻,给人以壮丽的感觉。

接着,“碧澜堂上看衔舻”,描绘了苏轼在碧澜堂上眺望船只的情景。碧澜堂是苏轼的宅邸,船只在太湖上穿梭,苏轼站在高处,俯瞰着船只行进的景象,给人以宽广开阔的感觉。

第三句“作堤捍水非吾事”,表达了苏轼对治理水利的态度。苏轼以文人的身份,认为修建堤坝、防治水患等工作不是他应该从事的事务,因此表示置身事外。

最后一句“闲送苕溪入太湖”,通过送行苕溪入太湖的描写,表达了苏轼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苕溪是一条小溪,它顺势流入太湖,苏轼以此象征自己的心境,希望能够与宁静自然的景色融为一体。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以写意的手法表达了苏轼的闲适心态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表达对水利工程的态度,也反映了苏轼作为文人的自觉与担当。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豁达自然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天目山前绿浸裙”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èng sūn shēn lǎo qī jué
赠孙莘老七绝

tiān mù shān qián lǜ jìn qún, bì lán táng shàng kàn xián lú.
天目山前绿浸裙,碧澜堂上看衔舻。
zuò dī hàn shuǐ fēi wú shì, xián sòng tiáo xī rù tài hú.
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湖。

“天目山前绿浸裙”平仄韵脚

拼音:tiān mù shān qián lǜ jìn qún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天目山前绿浸裙”的相关诗句

“天目山前绿浸裙”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天目山前绿浸裙”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天目山前绿浸裙”出自苏轼的 《赠孙莘老七绝》,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