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稽古至三万”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若稽古至三万”出自宋代刘克庄的《题杂书卷六言三首》, 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ruò jī gǔ zhì sān wà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若稽古至三万”全诗

《题杂书卷六言三首》
宋代   刘克庄
若稽古至三万,道德经亦五千。
俗学见皮肤止,圣处非口耳传。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题杂书卷六言三首》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题杂书卷六言三首》是宋代刘克庄的作品。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若稽古至三万,
道德经亦五千。
俗学见皮肤止,
圣处非口耳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和知识的思考和观点。他提到了古代的学问积累和经典著作的数量,以及俗世间浅薄的学问和真正的圣人之间的区别。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方式,展示了作者对学问和知识的不同层次的看法。首句中的"若稽古至三万"指的是古代的知识和文化积累,强调了学问的深厚和广泛。"道德经亦五千"则提到了道德经这一重要的经典著作,暗示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两句"俗学见皮肤止,圣处非口耳传"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俗世间浅薄的学问的批评。"俗学见皮肤止"指的是只看表面、只停留在皮肤之学的现象,暗示了对于片面、肤浅的学问的质疑。而"圣处非口耳传"则强调了真正的学问和智慧不是通过口头传授,而是通过真正的体悟和实践来获得。这句话也强调了学问的深刻和内涵,与前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词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和知识的不同层次的思考和观点。他倡导深入研究古代的学问和经典著作,同时警示人们不要陷入浅薄和片面的学问之中,强调了学问的内涵和实践的重要性。这首诗词既是对于当时学风的批评,也是对于学问和知识的思考和倡导,具有一定的警示和启示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若稽古至三万”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í zá shū juàn liù yán sān shǒu
题杂书卷六言三首

ruò jī gǔ zhì sān wàn, dào dé jīng yì wǔ qiān.
若稽古至三万,道德经亦五千。
sú xué jiàn pí fū zhǐ, shèng chù fēi kǒu ěr chuán.
俗学见皮肤止,圣处非口耳传。

“若稽古至三万”平仄韵脚

拼音:ruò jī gǔ zhì sān wàn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四愿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若稽古至三万”的相关诗句

“若稽古至三万”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若稽古至三万”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若稽古至三万”出自刘克庄的 《题杂书卷六言三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