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僧身的诗词(940首)

841 《题陈所翁为叶半隐作全龙邀同赋》 宋·艾性夫

鸱夷饮江共晓汲,麈尾拂屏翻墨汁。
密云黯黯扶天来,黑风冥冥吹海立。
涛奔浪骇恣神怪,惊起苍龙九渊蛰。
须冉怒插霜戟寒,鳞甲光摇春雨湿。

842 《寄襄邑宰丁阳叔》 宋·孔武仲

溪上一杯酒,送君今几时。
譬如霜林箨,浩荡从风吹。
初飘清湘滨,今落浊汴湄。
蹉跎虽渐老,相见更容怡。

843 《次韵陈季陵元夕》 宋·陈棣

归休无赖曲眠肱,扫尽繁华只一灯。
冷淡生涯吾旧物,前身疑是小乘僧。

844 《山居》 宋·陈杰

深僻山居自在身,似僧有发俗无尘。
读残贝叶都忘世,看足梅花不要春。
啧啧树间黄口小,悠悠道上白头新。
足非何与先生事,閒倚枯藤一欠伸。

845 《感事》 宋·戴表元

死生契阔强兄弟,南北分张友朋。
战国几人成汉鬼,劫灰今日信胡僧。
翰林身后诗千首,工部丘前米五升。
山路阴寒鱼雁绝,旧游何处寄椷藤。

846 《保福寺》 宋·戴表元

漫天萝蔓断追寻,犹有人嫌未苦深。
屋古渗当风雨气,僧驯化得虎狼心。
松花书暖蜂科蜜,梅子春残鸟恋阴。
不应初来便忘去,身间处处是山林。

847 《赋意未畅复拾前韵之余者作广坐隐辞》 宋·戴表元

我作坐隐辞,客来问我坐隐方。
开门进客还复坐,为客历落言其详。
隐朝市,我不能冲尘冒暑走遑遑。
隐江湖,我不能披蓑戴笠操舟航。

848 《施食》 宋·邓深

它乡身总健,每食饭何如。
一饱宁无限,三人动有馀。
娇鸦来木杪,喜鹊下庭除。
施食僧家事,何妨领略渠。

849 《次韵答公美二首》 宋·邓深

四至长沙熟物情,留题胜处记吾曾。
三生会是湖湘客,一钵浑如云水僧。
赢得身轻闲有味,儘从人笑老无能。
如君应饱田园乐,犹道啼饥有怨僧。

850 《暑中閒咏六首》 宋·方回

能静何忧暑,惟悭足御贫。
每圆欹枕梦,不记剖符身。
僧熟频求字,僮顽自浣巾。
林间坐磐石,山畔驻行人。

851 《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暘黄惟月联句》 宋·方回

一峰何峥嵘,万象翻匍匐。
心包元气并,影立太空独。
遥瞻极乾端,俯瞰际坤轴。
飘飘凌云身,杳杳送鸿目。

852 《宗兄端叟年七十六来访二首》 宋·方回

辽广归来二纪强,脱身烟瘴远沙场。
僧多吟友诗常淡,家见玄孙寿且康。
残月夜潮渡渔浦,飞花春雨客钱塘。
西山后会何妨数,管趁年年早茗香。

853 《哭川无竭禅师二首》 宋·方回

几登潇洒阁,共坐听松风。
异骨癯僧健,多魔老守穷。
是身终有死,何物不成空。
岂料龙钟老,题诗先哭公。

854 《读孟君复赠岳仲远诗勉赋呈二公子》 宋·方回

维岳兵穆王,复讎议不合。
老桧卖中原,神龙困蚁{左口右替}。
维孟忠襄公,缓兵策弗纳。
清之三京师,万众死者{三十集中}。

855 《湖上晚归》 宋·方回

此身閒一日,足使百忧忘。
城外天能大,山中地许凉。
喧呼经妓舫,寂静忆僧房。
薄暮归穷巷,谁家正绝粮。

856 《寄许太初》 宋·方回

忆昨与君同榻时,奇温叠重狨豹皮。
醉卧哎吐污茵帐,君不诮责予不知。
一从建康出城去,七里八冈泥涉路。
一步一滑一可度,始复思君寝处处。

857 《南唐》 宋·方回

中原赤气已龙兴,岂必桥江罪若冰。
花不忍看春哭后,金何曾惜岁斋僧。
失身亡国非无痛,保士全民尚可矜。
复遇大梁爱文艺,余臣往往与瀛登。

858 《忆我二首各三十韵》 宋·方回

忆我幼时事,南归自番禺。
三边已澒洞,内郡犹无虞。
故居山城间,四面阛闠区。
东西万货集,朝暮百贾趋。

859 《寓拥叶精舍》 宋·顾逢

禅房静掩扃,长日勘传灯。
身健高飞鹤,心空入定僧。
炭烟生湿瘿,檐水滴晴冰。
从此无依恋,相随只瘦藤。

860 《游大隋山》 宋·郭印

我闻大隋名,梦寐犹记录。
得檄天彭道,喜气和可掬。
出城六十里,崎岖转江曲。
山门忽斗上,危步依筇竹。

* 关于僧身的诗词 描写僧身的诗词 带有僧身的诗词 包含僧身的古诗词(940首)

关于僧身的诗句

前世必僧身 采愧吴僧身似腊 岛贺是僧身 今日山僧身便走 今日山僧身便是 僧中老此身 僧中老此身 身外即僧居 愿得身闲便作僧 修身欲到僧 修身未到僧 修身欲到僧 自疑身作住来僧 僧法轨身长三尺半 身如罢讲吴僧 老僧坐久忘身心 僧寮燕坐觉身閒 身欲称僧尚有家 老身将伴僧居 岂知身是锦城僧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