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潘阆 《酒泉子》全词翻译赏析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译文]  那勇敢的小伙子偏要在潮头戏耍,手中的红旗却不沾一点水浪。
  [出自]  北宋  潘阆  《酒泉子》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释:
     此词又名《忆余杭》。
    长:通假字,通“常”,常常、经常。
  郭:城,满郭即满城。
  万面鼓声中:江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发,声势震人。
  弄潮儿:指钱塘江上执旗泅水与潮相搏的少年。
  觉:睡醒。

译文:
     我常常想起在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弄潮儿在惊涛骇浪的尖头与波涛搏斗,手里拿着的红旗却丝毫没被水打湿。在此后我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译文:
    长久地思念钱塘观潮,大潮那天,万人空巷,全城人争先恐后地到江边观望。大潮汹涌冲来时,令人疑心大海变得虚空。潮水澎湃,好像万面大鼓声咚咚响。
    弄潮儿在波涛滚滚的潮头站立,追潮逐浪,尽情玩耍,手里的红旗竟然没有被水打湿。离开之后,我好几次都在梦中见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梦中惊醒过来还觉得心惊胆战。

赏析:
这首词以豪迈的气势和劲健的笔触,描绘了钱江潮涌的壮美风光。词的上片描写观潮盛况,表现大自然的壮观、奇伟;下片描写弄潮情景,表现弄潮健儿与大自然奋力搏斗的大无畏精神,抒发出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
  上片起首两句,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上片结尾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把钱江潮涌的排山倒海、声容俱壮,渲染得有声有色、惊险生动。
  过片转而描写弄潮儿的英勇无畏、搏击风浪、身手不凡和履险如夷。这两句纯用白描手法,写得有声有色,富于动感,眩目惊心。结拍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塘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
  此词对于钱江涌潮的描绘,可谓匠心独远,别具神韵。词中“来疑沧海尽成空”一句采用夸张手法,浓墨重彩,大开大阖,感染力甚强。上片第二句的“争”、“望”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盼潮到来的殷切心情,从空间广阔的角度进行烘托与大潮的壮观结合得甚为密切。结拍言梦醒后尚心有余悸,更深化了潮水的雄壮意象。前后的烘托与中间重点描写当中的夸张手法配合紧密,使全词的结构浑然一体。
点击展开全部
上一篇:“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全诗翻译赏析 下一篇:“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原文赏析
*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译文] 那勇敢的小伙子偏要在潮头戏耍,手中的红旗却不沾一点水浪。 [出自] 北宋 潘阆 《酒泉子》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 ......

您也许喜欢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史达祖《双双燕》全词翻译与赏析 李煜《菩萨蛮》“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全词翻译赏析 东风临夜冷于秋--吴文英《浣溪沙》翻译赏析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贺铸《踏莎行》翻译赏析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全词翻译赏析 “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其它热搜诗词 其它热搜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