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干旱的词语

形容干旱的词语:1. 干涸;2. 荒芜;3. 焦枯;4. 酷热;5. 缺水;6. 燥热;7. 炎热;8. 枯槁;9. 旱魃;10. 荒凉;11. 沙漠化;12. 干燥;13. 水荒;14. 不毛;15. 骄阳;16. 气温高;17. 烈日当空;18. 无雨;19. 茂枯;20. 乾旱

形容干旱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干旱 干旱 (气象学用语)干旱是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旱情 旱情 旱情是指某个时间段的某个地区干旱的情况,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 近几年来利用遥感的进行干旱监测是一个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作为同时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相关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可用于干旱监测,尤其是监测特定年内某一时期整个区域的相对干旱程度,并可用于研究干旱程度的空间变化特征。
乾旱 干旱 (气象学用语)干旱是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抗旱 抗旱 抗旱,本意指采取措施,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害。通过对大旱之后水利科技抗旱的反思,各地各部门一定会兴起一股学习水利科技、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潮,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对水利行业重新认识自我,促进行业大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耐旱 耐旱 耐旱,汉语词汇,意思是经得起干旱。
蝉喘雷干 蝉喘雷干【解释】蝉:昆虫名,知了;干:空。蝉喘息,雷声净。形容酷热干旱。【出处】前蜀·贯休《苦热寄赤松道者》:“蝉喘雷干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语法】联合式;作定语;指天热干旱
旱象 旱象 旱象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àn xiàng,指干旱的现象,出处《秋色赋·壮志录》。
荒旱 荒旱 气候干旱,土地荒疏 荒旱 连年荒旱,民有菜色
暵旱 暵旱 hàn hàn 暵旱 干旱,天旱。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水学·浚池》:“凡陂塘池堰,可以潴蓄以备暵旱;可以宣洩以防霖潦者,皆所以治田者也。”
久旱逢甘雨 久旱逢甘雨【解释】逢:遇到。干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场好雨。形容盼望已久终于如愿的欣喜心情。【出处】宋·洪迈《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示例】分明~,赛过他乡遇故知。莫问洞房花烛夜,且看金榜题名时。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近义词】他乡遇故知、如愿以偿【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形容盼望已久终于如愿的欣喜心情
旱干 旱干 旱干,汉语词汇,读音是hàn gān,出自孟子·尽心下。
蟬喘雷幹 【解释】蝉:昆虫名,知了;干:空。蝉喘息,雷声净。形容酷热干旱。【出处】前蜀·贯休《苦热寄赤松道者》:“蝉喘雷干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语法】联合式;作定语;指天热干旱
蟬喘雷乾 【解释】蝉:昆虫名,知了;干:空。蝉喘息,雷声净。形容酷热干旱。【出处】前蜀·贯休《苦热寄赤松道者》:“蝉喘雷干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语法】联合式;作定语;指天热干旱
碱土 碱土 碱土(solonetz)是指土壤胶体中含交换性钠较多(碱化度达15%或20%)的土壤。呈强碱性反应(pH8.5~11);胶体高度分散,干时收缩坚硬板结,湿时膨胀泥泞;结构性差,通透性不良;含盐量不高。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大洲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常与盐土相伴存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多以斑块状零星分布于盐土中间。碱土因土壤胶体在吸附土壤溶液中钠离子的同时不断交换出钙、镁离子,从而使胶体中交换性钠的百分率增大。
酷旱 酷旱 酷旱 [severely droughty] 非常干旱
旱乾 旱干 旱干,汉语词汇,读音是hàn gān,出自孟子·尽心下。
鹼土 碱土 碱土(solonetz)是指土壤胶体中含交换性钠较多(碱化度达15%或20%)的土壤。呈强碱性反应(pH8.5~11);胶体高度分散,干时收缩坚硬板结,湿时膨胀泥泞;结构性差,通透性不良;含盐量不高。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大洲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常与盐土相伴存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多以斑块状零星分布于盐土中间。碱土因土壤胶体在吸附土壤溶液中钠离子的同时不断交换出钙、镁离子,从而使胶体中交换性钠的百分率增大。
旱气 旱气 旱气 ,汉语词语,读音为hàn qì ,意思是干旱的气候,出自《汉书·食货志上》。
旱氣 旱气 旱气 ,汉语词语,读音为hàn qì ,意思是干旱的气候,出自《汉书·食货志上》。
旱霾 旱霾 旱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àn mái,指天气阴霾、干旱。
旱荒 旱荒 hàn huāng 干旱灾荒。 鲁迅《花边文学·迎神和咬人》如果今年真的旱荒了,怎么办?
涸旱 涸旱 涸旱,汉语词语,读音是hé hàn,意思是干旱。
潦旱 潦旱 潦旱,是汉语词汇,读音是lào hàn,解释为谓水涝与干旱。
凶旱 凶旱 凶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ōng hàn,是指严重干旱。
阳旱 阳旱 阳旱是汉语词汇,读音是yáng hàn,意思是干旱。
炀旱 炀旱 炀旱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áng hàn,指炎热干旱。出自《新唐书·杨炎传》
炎旱 炎旱 炎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án hàn,是指炎热干旱。
热旱 热旱 热旱,读音rè hàn,汉语词语,天热干旱。出自《墨子·公孟》。
熱旱 热旱 热旱,读音rè hàn,汉语词语,天热干旱。出自《墨子·公孟》。
煬旱 炀旱 炀旱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áng hàn,指炎热干旱。出自《新唐书·杨炎传》
陽旱 阳旱 阳旱是汉语词汇,读音是yáng hàn,意思是干旱。
盐沼 盐沼 盐沼是地表过湿或季节性积水、土壤盐渍化并长有盐生植物的地段。有人认为,盐沼属于广义的沼泽范畴,但它在水质、土壤、植被和动物各方面与其他沼泽类型都有明显的差别。盐沼地表水呈碱性、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表层积累有可溶性盐,其上生长着盐生植物,这是它的基本特性。盐沼广泛分布于海滨、河口或气候干旱或半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带的盐湖边或低湿地上。
鹽沼 盐沼 盐沼是地表过湿或季节性积水、土壤盐渍化并长有盐生植物的地段。有人认为,盐沼属于广义的沼泽范畴,但它在水质、土壤、植被和动物各方面与其他沼泽类型都有明显的差别。盐沼地表水呈碱性、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表层积累有可溶性盐,其上生长着盐生植物,这是它的基本特性。盐沼广泛分布于海滨、河口或气候干旱或半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带的盐湖边或低湿地上。
乾澇 干涝 干涝(干涝) 干旱和水涝。 清 谢启昆 《解州盐池歌》:“连年渠堰少干涝,长垣委积丰比栉。”
乾熯 干熯 干熯(干熯)gān hàn,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犹干旱。
干涝 干涝 干涝(乾涝) 干旱和水涝。 清 谢启昆 《解州盐池歌》:“连年渠堰少乾涝,长垣委积丰比栉。”
干暵 干暵 干暵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gān hàn,意思是犹干旱。
干熯 干熯 干熯(乾熯)gān hàn,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犹干旱。
焦金流石 焦金流石【解释】将金属、石头烧焦、熔化。形容天气极度干旱、炎热。【出处】南朝·刘孝标《辩命论》:“放勋之世,浩浩襄陵;天乙之时,焦金流石。”【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天气格外炎热
麓原 麓原 麓原:山前侵蚀平原。一种起伏不大而宽阔缓斜的基岩,位于干旱
沙漠 沙漠 (为流沙、沙丘所覆盖的地形)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沙漠亦作“ 沙幕 ”,干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区。沙漠地域大多是沙滩或沙丘,沙下岩石也经常出现。有些沙漠是盐滩,完全没有草木。沙漠一般是风成地貌。沙漠里有时会有可贵的矿床,近代也发现了很多石油储藏。沙漠少有居民,资源开发也比较容易。沙漠气候干燥,它也是考古学家的乐居,可以找到很多人类的文物和更早的化石。
乾暵 干暵 干暵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gān hàn,意思是犹干旱。
荒漠 荒漠 荒漠是干旱区大型地貌组合,有岩漠、砾漠、沙漠和泥漠。后者即干涸湖沼或龟裂地,规模一般较小。
涸落 涸落 因干旱而水位下降 《管子·度地》:“春三月,天地干燥,水纠列之时也,山川涸落。”
暑岁 暑岁 shǔ suì 暑岁(暑岁) 炎热干旱之年。《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一曰,暑岁羊多疫死及为怪,亦是也。”
暑歲 暑岁 shǔ suì 暑岁(暑岁) 炎热干旱之年。《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一曰,暑岁羊多疫死及为怪,亦是也。”
沙化 沙化 干旱地区因土壤开发利用不当,植被破坏,造成表土风蚀、土壤生产能力降低的现象。可用营造防护林及轮封、轮牧等措施加以防止。
常阳 常阳 常阳:汉语词汇 常阳:江苏银行相城支行行长 常阳 (汉语词汇)常阳,读音cháng yáng,是汉语词汇,意思指的是长期干旱不雨。。
赤野 赤野 赤野,指古代传说中产珠玉之地。《管子·国蓄》有记载;指南方的原野。《古文苑·张衡》有记载;也指酷热干旱的田野。 清 吾庐孺 《京华慷慨竹枝词·皖北人相食》有记载。
赤祥 赤祥 古代五行家指兵火干旱等灾变的征兆。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中国地形区)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 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黄土高原属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地构造单位主要包括陕北陇东地台、华力西褶皱带、太平洋式燕山褶皱带、陇西地块、中条山地块、吕梁山地块和汾渭下游沉带等,并以秦岭地轴和鄂尔多斯地台为南北二大界线。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地貌起伏大,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谷地并存,四周为山系所环绕。 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黄土高原之上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产生了以“窑洞”为代表的民居和以信天游、安塞腰鼓为代表的民间文艺。
焦原 焦原 (1).巨石名。(2).引申喻戒惧。 (3).亦作“ 焦元 ”。干旱的土地。
青死 青死 青死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īng sǐ ,是指庄稼未黄熟就干旱而死。
阿尔金山脉 阿尔金山脉 阿尔金山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一山脉。东端绵延至青海、甘肃两省界上,为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界山。东北东方向延伸,平均高度3000~4000米。西段较高,最高峰6161米。有小型冰川发育。若羌河、米兰河等发源于此,但水量不大;山麓的若羌、米兰等绿洲面积很小。有小型冰川发育。降低到4000米以下,至新疆、青海、甘肃三省(区)交界处,高度又增加到5798米。气候干旱,植被贫乏,无常年有水河流。阿尔金山东接祁连山,两山之间的当金山口为柴达木盆地与河西走廊之间的交通要道,有公路通过。
炎暵 炎暵 炎暵拼音是yán hàn ,注音是,释义是炎热干旱。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逊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显著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温差小。
常陽 常阳 常阳:汉语词汇 常阳:江苏银行相城支行行长 常阳 (汉语词汇)常阳,读音cháng yáng,是汉语词汇,意思指的是长期干旱不雨。。
熯涸 熯涸 熯涸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àn hé,是指干旱。
逼熟 逼熟 【词语】:逼熟 【注音】:bī shú 【释义】:1.谓稻麦等农作物生长后期由于干旱﹑高温等影响未发育好而成熟。
黃土高原 黄土高原 (中国地形区)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 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黄土高原属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地构造单位主要包括陕北陇东地台、华力西褶皱带、太平洋式燕山褶皱带、陇西地块、中条山地块、吕梁山地块和汾渭下游沉带等,并以秦岭地轴和鄂尔多斯地台为南北二大界线。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地貌起伏大,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谷地并存,四周为山系所环绕。 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黄土高原之上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产生了以“窑洞”为代表的民居和以信天游、安塞腰鼓为代表的民间文艺。

其它词语热搜

* 形容干旱的词语:1. 干涸;2. 荒芜;3. 焦枯;4. 酷热;5. 缺水;6. 燥热;7. 炎热;8. 枯槁;9. 旱魃;10. 荒凉;11. 沙漠化;12. 干燥;13. 水荒;14. 不毛;15. 骄阳;16. 气温高;17. 烈日当空;18. 无雨;19. 茂枯;20. 乾旱